原生質流動

原生質流動 google圖


      原生質被認為是具有膠體的物質狀態。生質流動(Cytoplasmic Streaming)通常能透過原生質內物質顆粒移動時間接地觀察之,學者推測此種物質傳輸系統是建立於一種”肌動蛋白-肌漿球蛋白驅動之運動行為 (Myosin Class XI, actin-myosin-based motility) ”可能也與液泡中高濃度之鹽類或其它內含物有關,如在根毛細胞中就存在有像噴泉般流動的原生質流,花粉管細胞也是如此,故容易在根毛之快速生長初期觀察到原生質流。學者在苜蓿(Alfalfa)根毛細胞發育的研究中指出,在根毛萌發之初期,觀察到細胞藉原生質流傳送交付出一系列的細胞成份物質,也可能包括了一些胞器,傳遞到根毛突出之部位。原生質流快速發生於生長期之初期與晚期,但是在根毛萌生後的4-6小時期間,只見其細胞核因緩慢的原生質流而移動,在生長的後期,原生質流的速度已變得很慢,慢得如表皮細胞一般。
      植物藉由消耗能量(ATP),使胞器在微管(細胞骨架)上移動,這樣可以促進相鄰的兩個細胞透過原生質絲交換物質。這沒有一定的標準,有的細胞動得快,有的慢,也不一定順時鐘或逆時鐘,但一個細胞只會有一個方向。若要觀察,新鮮的水蘊草嫩葉是不錯的選擇。分生組織的細胞,液胞較小,而成熟的細胞中央常被一個大液胞所佔滿,細胞質則被推擠到細胞的邊緣。[資料來源:奇摩知識+ ]


水蘊草細胞內原生質流


變形蟲內原生質流


花粉管內原生質流


豆科植物細胞內原生質流


 



紫錦草 雄蕊 毛細胞



科學方法

科學方法探索問題的步驟:【google圖片


   觀察提出問題假設實驗分析結果結論


科學方法,其他老師怎麼教?你怎麼學?


以下是月鈴老師的上法:很專業喔!



教學ppt,『流言追追追』系列中,還有許多可以參考的事件,可以讓老師作為教學引言…只是,時間真的不夠用啊!!


阿簡老師這樣教:我的《科學方法》,很有趣吧?!學校的男老師,沒有禿頭有幾位?先調查一下吧?!可以罰老師們站、還給他們淋雨…!!外星人!趕快來!我也想休假!!還有,會提出『青蛙的耳朵長在腿上』甚至還設計那種實驗的人,實在是太…!


相同的事件,如果以不同的角度看,『提問』、『實驗設計』…和『結論』便有差異,閔澤老師是這麼說的:糖尿病與阿茲海默症的關係─談科學方法,順便給想做科展的同學一些建言…


Yukie老師的教法更是懸疑~跟柯南學科學方法, 不但中西合併,還時空交錯,連獅子都變成殺人工具了…~虧他想得出來!!!反正…人不是我殺的啦!


科學方法,是以理性的方法去解釋、預測、和改變自然現象。科學理論博大精深,沒有人可能全部認識,日常生活亦不一定需要知道。但科學方法,作為思考方法的一部份,卻並非只有科學家用得上。從經驗中學習,以理性思維去避免危險和尋找機會,這是基本科學方法的應用,也是生存和成功的關鍵。[思方網]



 


蝙蝠

蝙蝠  google圖片


   哺乳類動物,種類及數目繁多,在哺乳動物中佔第二位,僅次於囓齒類動物,台灣有20種。 各種蝙蝠的體型差異很大,從翼距只有14公分的豬鼻小蝙蝠,到身體如小狗般大翼距寬達2公尺的狐蝠都有。
  蝙蝠最大的特徵是具有飛翼。白天大多用後肢倒掛在樹上或洞穴石壁上睡覺,到晚上才活動四處覓食。這是因為牠具有又寬又大的翼膜。它的後腳又短又小且被翼膜連住,當它落在地面上時只能伏在地面,身子和翼膜都貼著地面,不能站立或行走也不能展開翼膜飛起來,只能慢慢爬行很不靈活。如果爬到高處倒掛起來,遇有危急便可隨時伸展翼膜起飛。(有些種類可以直接在地面起飛,有些則否)
  多數的蝙蝠以花粉、水果、昆蟲、小動物為食。不過,吸血蝙蝠喜歡吸食血液,會傷害人畜,有的可能帶有狂犬病原。蝙蝠是一種很合群的動物,經常數以千計的群居在洞穴或其他合適的地點。有些種類還會在夜間以合作的方式搜尋食物。到了繁殖期,雌雄蝙蝠會互相呼叫,而蝙蝠幼兒則在窩中擠成一堆,以尖聲怪叫迎接覓食歸來的母親。
  他們在黑暗中飛行大多靠聲納系統--利用喉嚨發出一種人耳聽不到的超音波,通過向外發射。當碰到東西後產生回音,便能由回音判斷物體的距離和大小(蝙蝠能在一秒中內捕捉和分辨 250組的回音。註:音波往返一次算一組)。 另外,蝙蝠回聲定位系統的抗干擾能力擾噪音比牠發出的超音波強100倍,牠仍能有效的工作。



螢火蟲

螢火蟲 google圖片


         通常雄雌螢火蟲都會發光,而雌蟲的光度稍微弱一些。發光器的位置通常在腹部第六節或第七節的腹面,發光原理是發光器內所含的發光質氣管內的氧氣結合而產生的「冷光」,通常一明一暗的發光程度是和呼吸的節奏有關聯,而不同種類螢火蟲的雌、雄蟲每次所發出的閃光次數和明暗的間隔又都不一樣,這樣就可以在黑夜中查對彼此的身份了。


       多數種類螢火蟲的雄蟲有翅,而雌蟲無翅,所以在夜空中一邊飛一邊發出求偶閃光訊號的大多是雄蟲,雌蟲則停在枝葉上發出比較微弱的閃光訊號,當雄蟲察覺到同種類雌蟲所發出的閃光訊號便會朝牠飛去。


        螢火蟲的生活史也頗為有趣,因為除了成蟲外,牠們的卵、幼蟲和蛹竟然也能發出螢光,真是亮晶晶的度過一生。幼蟲具有一對鐮刀狀的大顎,以河螺、蚯蚓、蝸牛等為食。獵食時以大顎刺入獵物體內,注射毒液使獵物麻痺,並注入消化液,將獵物組織消化成液狀後吸取汁液。


        螢火蟲通常一年一世代,每逢春、夏季是成蟲飛舞活動的季節。分佈在台灣的螢火蟲種類約有30餘種,現在有不少專家們正在動腦筋大量飼養螢火蟲在人工設計的生態庭園,做為吸引觀光客的一個項目哩!



紅樹林植物

紅樹林植物---水筆仔google圖


參考資料:消失中的溼地森林--記臺灣的紅樹林  台灣省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水筆仔 (Kandelia candel Druce)


       紅樹科常綠小喬木,高五公尺。花期在7~8月間,胎生苗於12月起至隔年4月大量成熟,成熟的胎生苗尖端成紅褐色,遠望似茄子,大陸稱為秋茄。木材紅色,樹皮可以提煉出丹寧,做為紅色染料,因此得名。廣義紅樹林指的是所有生長在熱帶及亞熱帶沿海潮間帶泥濘地之植物。臺灣目前有屬於紅樹科的水筆仔五梨跤、馬鞭草科的海茄苳以及使君子科的欖李等。台北的挖仔尾、竹圍、關渡以及桃園的新屋鄉永安漁港旁皆有紅樹林分布。


 



榕果小蜂

果實中生存的動物~榕果小蜂 【google圖


榕屬植物看來似乎從不開花,其實是因為他們的花托膨大看起來像個小果實(榕果隱頭果)這是特化的隱頭花序,因此這些植物我們稱為隱花植物。成千上百的小花藏在果實中等待受粉,偏偏一般昆蟲根本進不了榕果中,沒有辦法替它們傳粉,怎麼辦呢?



放心!有專屬的媒人婆來為它們完成終身大事呢,那就是榕果小蜂。榕果上特化榕果小孔,只在特定時期專屬的榕果小蜂進入,此天衣無縫的搭配,肩負著雙方繁衍後代的重責大任,彼此缺一不可,這可是自白堊紀以來共同演化的結果。



      雀榕、榕樹、稜果榕、無花果、愛玉都屬於這類植物,可分為雌雄同株雌雄異株兩大類。雌雄同株的榕果內,雌花一部分發育成種子,一部分形成蟲癭(一ㄥˇ)雌雄異株的榕果,則由雌榕果產生種子、由雄榕果產生花粉蟲癭。榕果小蜂進入榕果後,除了帶來別顆榕果的花粉之外,也開始把卵產在榕果的小花中,我們稱它為「蟲癭花」,榕果小蜂的卵一旦孵化後便開始以小花為食物,不斷的進食與成長,到了榕果內的花粉成熟準備傳到另一顆榕果的生殖季節來臨時,也恰好是蟲癭花內的小蜂羽化的日子。



長得小又沒有翅膀、全盲的雄蜂先行羽化在小花海裏,到處尋找姐妹們所住的蟲癭,找到後將交尾器插進去,讓裏面的雌蟲癭還沒羽化就懷了孕。然後雄蜂們同心協力地把沒有出口的榕果咬開一個隧道,讓稍後羽化的雌蜂順利出去!之後雄蜂便死亡(有些種類的榕果小孔處會自動裂成一個通道)。雌蜂羽化後,爬越雄花區,沾附花粉後飛離,找尋新的榕果產卵。由於雌花花柱太長,會阻礙產卵,所以誤入雌榕果的小蜂,雖無法形成蟲癭,但身上攜帶的花粉可以讓雌花授粉結果。進入雄榕果的小蜂則可以順利在花上產卵形成蟲癭,蟲癭便是昆蟲刺激植物,讓植物幫牠蓋出的避難所。產完卵的雌小蜂,因精疲力盡而再也飛不出去,就死在花海中了。過了一段時間之後,雌榕果成熟了(種子)雄榕果中的小蜂寶寶們也孵化了,而以果實中的一部分小花為食物來維生。榕果和小蜂共同合作,完成了傳宗接代的重責大任!這種榕屬植物榕果小蜂互利共生』,形成專一性的共生關係。


蟲癭除了是演化的見證外,更有許多實用價值。漆樹科漆樹屬植物上由蚜蟲刺激形成的蟲癭,稱為五倍子,可提煉出單寧酸用於醫藥、紡染、食品、機械及國防等方面。在臺灣,羅氏鹽膚木上可發現為數眾多、癭體碩大的五倍子。臺灣蟲癭的利用潛能,的確有待探究。癭可算是複合生物,也可藉由蟲癭可反應棲地環境的特性,或可嘗試利用蟲癭來監測環境變遷。由生物多樣性保育的觀點,這些癭絕不可忽視。


長鬃山羊-高山動物

高山動物~台灣長鬃山羊 【google圖



台灣長鬃山羊是台灣的特有亞種動物,雖然名為長鬃山羊,但實際上牠卻屬於牛科,而且也是台灣唯一土產牛科的野生動物,俗稱山羊,因血緣與羚羊相近,也被稱作台灣羚羊。台灣長鬃山羊喜棲息在原始針葉林的裸露岩石及崩坍處,尤其是懸崖壁附近,牠的蹄向兩側分開,因此可以輕易抓穩石頭,在裸露的陡坡石巖上活動。而且這種地形,較不易受到天敵的攻擊,便於逃脫。頭及軀幹長八十至一百一十四公分,全身呈黑褐色,某些部位如腮、喉等則有黃褐色參雜其間,全身上下最引人注目的焦點便是其半彎月狀的洞角。分佈在南湖大山、雪山、玉山、及秀姑巒山等山區,從山麓起至三千五百公尺。喜歡住在樹上,一蹬二十尺,飛簷走壁,輕巧穩準,堪稱輕功高手



  長鬃山羊活動覓食的時間大多在早晨或黃昏,喜食冷杉、鐵杉、圓柏的葉子,以及山黃麻、芒草、咬人貓等,此外,鹽份是牠們必須攝取的營養物質,所以有些山壁岩縫間析出的結晶礦物,牠們也會舔食。牠們有強烈的領域性,會將眼前眶下腺所分泌的液體塗在經常出沒路線的樹枝或凸出的石塊上,只是這個習慣很容易使人類發現牠的行蹤,因此,即使牠身懷絕技也難逃被捕捉的命運。所幸國內已開始著手研究長鬃山羊的生態,準備規劃保護區,讓牠們自由活動。



  每年9~11月期間為台灣長鬃山羊的受孕期,懷孕期約七個月,隔年3~6月間生產,胎數一隻,偶而可為二胎,出生後的小羊在數小時內即可站立,小羊站著吸奶。三個月大的小羊已能自已攝食,仍可見其前肢跪著吸食母羊的奶水;公羊則無育幼的行為。半歲至一歲間小羊漸漸脫離母親的呵護獨立生活,約2~4歲時可交配產生下一代,壽命可達15年以上



        從台灣長鬃山羊的外型判斷,牠是屬於比較原始的物種。因為牠的角不長,沒有明顯的特化,雌雄都有。腳粗短,亦無明顯的特化。其食性廣泛,一般而言,草食動物解毒力愈強,越屬於原始種(呂光洋 1991)。在台灣的哺乳動物中,像台灣長鬃山羊一樣,保留較原始特性的種類並不多,所以更加值得我們保護及研究,而這都有待民間拒吃、拒買、拒養、拒捕保育類動物,台灣野生動物的生存權才會有一線曙光。(參照農委會保育專輯 作者:徐佩霜、李培芬)


阿里山龍膽

高山植物~阿里山龍膽Gentiana arisanensis Hayata  google圖

       龍膽科,多年生草本。為台灣地區特有種,雖稱為阿里山龍膽,卻是個不產於阿里山的植物其發現地應為玉山分布於北回歸線以北,海拔2300~3500公尺高山岩屑地、裸露地,對陽光需要性大。高約5-10公分,葉呈卵形,先端銳尖,花期在5-8月,花藍紫色,闊鐘形,先端五裂,裂片之間又有小小的副花冠,大小花冠交錯連成一圈(龍膽類的花都有上述的特徵),直徑約2公分。台灣高山上生長的龍膽約有十種,其中葉片最小、花最大、花顏色呈深藍紫色便是阿里山龍膽。果實於7-9月間成熟,稱為蒴果。龍膽是名貴的藥用植物,根可健胃,為強壯劑。


大花咸豐草

常見植物~大花咸豐草 【google圖



 菊科,咸豐草屬的植物,俗稱鬼針草。從其身旁走過時,常黏滿一身黑色的瘦果邊拔中,它們已達到散播種子的目的了。這細而黑的瘦果長約一公分,乾硬的外表有數條縱向的稜脊狀突起,前端長著兩根由花萼變成的勾狀物,這就是它的附著利器。這瘦果,外殼堅硬,裡頭包著一顆種子。我們也常用尚未完全成熟的果實當飛鏢射,你玩過嗎?常有人將其白色的舌狀花當成花瓣,其實它是屬於頭狀花序,頂生或腋生,由白色的舌狀花包圍著中央黃色的管狀花組成。


        常見的有三種:大花咸豐草(Bidens pilosa  var. radiata)多年生草本,這是近來(1984年新紀錄種)蜂農由琉球引進的,四季開花,作為蜜源植物,舌狀花長於0.5公分株形比更早移入台灣的咸豐草(B.pilosa  var.minor一年生舌狀花短於0.5公分)和鬼針草(B.pilosa  var.pilosa一年生沒有舌狀花)高壯,是郊野、公園草地或荒廢地常見的野花,適應力非常強嫩葉可以當蔬菜吃,用水先燙過後可以去除苦味,老枝老莖也可曬乾後煮青草茶來喝,解熱利尿,鮮葉搗汁外敷,可以除膿消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