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誕生


地球太陽系從內到外的第三顆行星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天體。地球誕生於46億年前,而生命誕生十億年內。從那以後,地球的生物圈改變了大氣層和其他環境,使得需要氧氣的生物得以誕生,也使得臭氧層形成。臭氧層與地球的磁場一起阻擋了來自宇宙的有害射線,保護了陸地上的生物。地球的物理特性,和它的地質歷史和軌道,使得地球上的生命能周期性地持續。地球預計將在15億年內繼續擁有生命,直到太陽不斷增加的亮度滅絕地球上的生物圈。



地球的表面被分成幾個堅硬的部分,或者叫板塊,它們以地質年代為周期在地球表面移動。地球表面大約71%是海洋,剩下的部分被分成島嶼液態是所有已知的生命所必須的,但並不在所有其他星球表面存在。



地球會與
外太空的其他天體相互作用,包括太陽和月球。現在,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所需的時間是自轉的366倍,這段時間被叫做一恆星年,等於365太陽日地球的地軸傾斜23.4°(與軌道平面垂線傾斜 23.4°),從而在星球表面產生了周期為1恆星年的季節變化。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誕生於45.3億年前的月球,造成了地球上的潮汐現象,穩定了地軸的傾角,並且減慢了地球的自轉。[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對地球起源和演化問題進行系統的科學研究始於十八世紀中葉,至今已經提出多種學說。現在流行的看法是:地球作為一個行星,遠在46億年以前起源於原始太陽星雲。它同其他行星一樣,經歷了吸積、碰撞這樣一些共同的物理演化過程。地球胎形成初期,溫度較低,無分層結構,祗有由於隕石物質的轟擊、放射性衰變致熱和原始地球的重力收縮 ,才使地球溫度逐漸增加。隨著溫度的昇高,地球內部物質也就具有越來越大的可塑性,且有局部熔融現象。這時,在重力作用下物質分離開始,地球外部較重的物質逐漸下沉,地球內部較輕的物質逐漸上昇,一些重的元素(如液態鐵)沉到地球中心,形成一個密度較大的地核(地震波的觀測表明,地球外核是液態的)。物質的對流伴隨著大規模的化學分,最後地球就逐漸形成現今的殼、地函地核等層次。

  在地球演化早期,原始大氣逃逸殆盡。伴隨著物質的重新組合和分化,原先在地球內部的各種氣體上昇到地表成為第二代大氣;後來,因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進一步發展成為現代大氣。另一方面,地球內部溫度昇高,使內部結晶水汽化。隨著地表溫度逐漸下降,氣態水經過凝結、降雨落到地面形成水圈。約在三、四十億年前,地球上開始出現單細胞生物,然後逐步進化為各種各樣的生物,直到人類這樣的高級生物出現,構成了一個生物圈。[資料來源:台北市立天文科教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