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維素的分解

     人類吃進含纖維素的食物,卻無法分解得到其中的能量,只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便。而牛、羊等草食動物卻可以?這是因為在牛羊瘤胃中,含有能分泌纖維素酶共生菌鍬形蟲幼體白蟻腸道內也有共生菌,使牠們能消化纖維素半纖維素,因此牠們能以枯木為食。

     有些共生在牛羊消化系統的真菌是壺菌,長期生活在缺氧環境下(其實大部份的真菌是好氧的)。壺菌假根 ,細胞壁有幾丁質,腐生、寄生和共生的營養模式都有。牠們利用游動孢子在消化液中移動,對牛羊吃進的固定萌發菌絲、及分泌酵素 (包括牛羊不製造的纖維素)。隨消化物的移動,壺菌產生厚壁孢子作無性繁殖,然後隨糞便掉落在地上、葉上,進入休眠期;另外,殘留的絲狀壺菌最終會被牛羊的消化液融解,成為牛羊的蛋白源。這類厭氧真菌的發現,不但証明真菌的生境 (habitat) 和細菌的一樣遼闊,而且證明真菌與動物可以是互利共生的 (symbiosis)  (資料來源)
 

     的微生物消化作用只發生在盲腸中,盲腸內有許多細菌能消化纖維素其他複雜碳水化物和食物,但進入盲腸而進行消化作用的食物數量很少,對家禽來說盲腸中的消化作用不太重要。[資料來源]

     日本研究人員發現,軟體動物能高效分解植物的纖維素,進而改善海水水質。纖維素不溶於水。落入水系的植物產生的纖維素沖入海中,是導致海水渾濁的一個重要原因。貝類動物吸入海水,將水中的纖維素等有機物作為食物消耗掉,就可以淨化海水。 蜆的食物中有50%至60%是來自陸地植物的纖維素。進一步分析發現:蜆的基因能編碼合成分解纖維素的酶沙蟲等動物也能分解纖維素,但蜆平均每1克體重1小時能凈化0.2升海水,效率更高。[資料來源]

     由於
能源短缺,用玉米大豆等作物製造生質能源,已是趨勢。科學家希望將改造成像牛羊一樣可以消化青草及乾草,取代愈來愈昂貴的穀類做為飼料,台灣大學最近研發成功一種吃草的環保豬,未來可望能少吃昂貴的玉米穀類飼料,這種豬身上轉殖了可以分解纖維素的特殊基因,讓豬不但可以只吃草,也變得很環保:讓豬隻的唾液、腸道、胰臟可以分泌大量植酸酶纖維素分解酶,有效的消化纖維素,並降低糞便裡的磷含量,減少對環境的污染…。雖然基因改造科技備受爭議,環保豬更被稱為科學怪豬,就算改造成功,這種要吃進肚子裡的豬肉,恐怕還是有很多疑慮,科學界必須更嚴謹地評估基因改造工作和相關產品的安全性,否則,你敢吃嗎?[資料來源]

     未來研發方向:將另一種「木質酶」導入豬的基因內,未來豬吃穀殼、木屑、木頭,就可以生長     那人勒?



     食物中的纖維(Fiber)是改善腸蠕動的最好食物,食物纖維有利於增加糞便體積刺激胃腸蠕動,對於腸道細菌生態平衡甚有助益。食物纖維的來源有:

(1) 纖維素:存在於植物細胞壁及細胞內,它的成份也是碳水化合物,有吸水能力,且不溶於水及一般溶劑,無法被人體消化酵素所分解,除非是反芻動物的牛、羊、馬、兔等,利用其瘤胃或腸道中細菌達到分解消化之目的。此種食物纖維素有麩皮、全麥麵粉、豆類、根莖菜類、葉菜類等。

(2)  半纖維素:含複雜的多醣類,如全穀類、麩質穀類、海藻類及芥菜、芽甘藍等蔬菜中最多。

(3)  木質素:竹筍、蔬菜、蔬菜較老的莖,此是胃腸蠕動最好的膳食纖維。

(4)  植物膠:植物種子中的膠質,是一種能溶於水形成膠狀有黏性的物質,如燕麥、大麥、乾豆類、中藥車前子、愛玉子等含植物膠相當豐富。

(5)  果膠:果膠是膠狀的多醣類,保水性極強。 [資料來源


     纖維素酶的研究,最早是1906年Seilliere在蝸牛的消化液中發現了分解纖維素的纖維素酶。纖維素酶是能水解纖維素β-1,4-葡萄糖苷鍵,使纖維素變成纖維二糖和葡萄糖的一組酶的總稱,它不是單一酶,而是起協同作用多組分酶系



1 則留言:

  1. 很有意思

    我一直在想的是,以廢棄纖維產生生質能源為什麼一直還沒有工業化

    回覆刪除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