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的行為

動物的行為~動物接受環境刺激時會表現出種種行為




動物的行為通常是本能,有些和內分泌有關,有些可經由學習而改變。高等動物有神經系統可記憶。



趨性


飛蛾撲火(正趨光性)         蚯蚓鑽地(負趨光性)

 


反射


人類手遇熱馬上縮回



言語

人類學說話、用語言文字溝通



獵捕





螳螂黃雀在後



翠鳥最擅長用又大又銳利的長喙,捕捉水中的魚、蝦,牠會靜悄悄的盯著水面,鎖定目標後,便衝入水中,用長喙將魚叼出水面,再將魚扔到石頭或樹木等堅硬的物體上,等魚被摔得昏死了,才從魚頭一口吞下。 [圖:解開好奇心  跨世紀兒童]













攝食



蜘蛛吐絲結網           射水魚噴水,射水面上方的昆蟲



求偶


雄蛙利用鳴聲吸引雌蛙         雄孔雀利用尾羽吸引雌孔雀



育幼

吳郭魚把幼魚含在口中保護     火鶴由雌雄火鶴共同孵卵育幼



定向





行走時頻小便,留下記號以作為回程指標       蝙蝠口或鼻發射超音波定位



通訊


蜜蜂利用不同舞姿,表達食物的方位和距離        螞蟻分泌化學物質引領同伴前進



遷徙

候鳥遷移到溫暖的南方過冬





昆蟲頭部有觸角,負責嗅覺、味覺和觸覺某些蛾類在生殖季節時雌蛾會分泌化學物質吸引雄蛾,我們可利用此特性設計工具誘捕危害農作物的蛾類,減少農藥的使用,稱為生物防治法

 

生物防治法   費洛蒙在農作物蟲害防治的應用(資料來源:彰化師大) 




我們把昆蟲產生和釋放出來的、能引誘和激起同種異性個體趨會,並進行交配的化學物質(
昆蟲外激素),統稱昆蟲性信息素,一般稱為昆蟲性引誘劑。對這種化學氣味物質的研究,不僅了解到昆蟲的生理和行為特點,並可用它來人為地控制昆蟲的行為,用於防治害蟲。



目前已能用化學方法提純或合成幾種昆蟲的性引誘劑,誘捕消減大量的同種異性昆蟲;或者向空中施放大量性引誘劑,使昆蟲迷失方向,破壞雌雄蟲之間的性信息聯繫,使雌雄蟲不能交配繁殖,達到防治害蟲的效果。





性費洛蒙的應用方式 :


(一)迷惑法:利用合成的雌蟲性費洛蒙,多點投放田間使雄蟲無法正確找到雌蟲而錯交尾機會,導致受精雌蟲數減少,從而降低下一代的棲群密度。


(二)大量誘殺法:利用性費洛蒙強烈的誘引特性,把合成品置於誘陷器中,使前來尋偶的雄蟲自投羅網,集體殺滅,由於效果明顯,農民容易接受,但需大量的誘陷器。


(三)族群偵測法:利用性費洛蒙偵察田間害蟲發生動態,來預測害蟲發生趨勢,以誘捕蟲數估計田間雌蟲數,推測產卵數及孵化幼蟲數,判斷幼蟲可否造成經濟為害,作為防治與否的指標。


    另一方面,利用昆蟲內分泌激素的蛻皮激素和幼稚激素,因為它們可以破壞昆蟲發育的周期,由於蛻皮激素經合成可大量取得,所以這個方法很有可能成為最有效最具威力的新法。其他許多的新方向如維生素D對昆蟲深具毒性、抗生素、設法阻止昆蟲從食物中取得固醇等都是重要的方向,另外,費洛蒙的研究也帶動昆蟲控制法一個新的重大方向,提供一個較可能造成殘留極少化學物質以及需求量稀少的好方法,是未來殺蟲劑以及農作物防治研究的一大主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