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與尿酸代謝

     痛風是一種慢性的代謝疾病。由於很多痛風患者都是體型肥胖、嗜食美酒佳餚,所以痛風又俗稱「皇帝病」。可是這種「皇帝病」真不好受,特別在急性病發時所帶來的痛楚,往往令人動彈不得、苦不堪言。要避免受這種皮肉之苦,痛風症患者必定要明白這病症的成因和治療方法,以預防痛風發作及其他併發症。

     所謂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是指體內一種叫嘌呤(Purine)的物質有異常的代謝,導致血液裏的尿酸(Uric Acid)提升。當未能完全溶解在血液的尿酸結成晶體(即尿酸鉛鈉鹽),並沉積在關節和軟骨周圍,便會造成關節紅腫、疼痛和變形等毛病,稱為痛風症(Gout)。

     嘌呤是由核蛋白(Nucleoprotein)代謝過程產生。核蛋白存在於動植物的細胞中,又以動物內臟的含量最高。當我們進食這些含核蛋白的食物後,核蛋白會被消化為蛋白質核酸核酸會分解成嘌呤,嘌呤繼而被肝臟氧化產生尿酸,最後尿酸會被腎臟排泄在尿液中。

     高尿酸的成因主要可分為兩大類:

(1) 尿酸產生過多:尿酸的其中一個來源是含有嘌呤或核蛋白的食物,但這只是佔體內總尿酸的20%左右,另外80%的尿酸是在人體內經胺基酸、磷酸核糖和核酸代謝分解而來的,所以當體內的代謝產生異常,尿酸製造便會過量,造成高尿酸血症。另外,現今醫學界一般相信高嘌呤食物和高尿酸未必就是痛風症的全部成因,但肯定的是它們能引發痛風症的發作。

(b) 尿酸排泄受阻:排泄和腎臟機能不正常及某些藥物反應(如抗高血壓的利尿劑)都能影響尿酸的排泄,導致尿酸積存在血液裏,造成高尿酸和痛風。     

     成年男性的血清尿酸若高於7 mg/dL,或成年女性的尿酸高於6 mg/dL,便為之尿酸過高。男性患者通常比女性患者多出數倍,男性的病發期多在40 至50 歲之間,女性則多在更年期後才病發。痛風症之所以有如此的病發趨勢,可能是與中年男性應酬多和女性在停經後雌激素減少等因素有關(雌激素有促進腎臟排泄尿酸的作用)。

     高尿酸通常沒有特別的症狀,而且只要找到令尿酸過高的成因,對症下藥,便能預防痛風症,但若患者對此症掉以輕心,沒有把尿酸控制得好,便有可能引致痛風的發作了。

(1) 急性發作期:急性發作前沒有先兆,多發生在下肢的關節,是由尿酸鈉鹽沉積在關節所致,會出現關節紅腫、灼熱和極度痛楚,甚至發燒等症狀,痛楚之劇有時甚至令患者連走路或穿鞋都有困難。第一次發作通常只影響單一的關節,但若病情控制得不好,痛風發作會越來越頻密,發作期亦會越來越長。壓力、過度節食、過量嘌呤和酒精等都會引發痛風發作。

(2) 舒緩期:這是急性發作期後沒有痛楚的時期,目標是要控制尿酸,預防痛風再發作。

(3) 慢性痛風石:有些患者體內的尿酸鈉鹽沉積在關節甚至內臟,形成痛風石,不但會影響日常的關節活動,若持續惡化更會造成永久性的關節變形和機能障礙。

     除了對關節造成損害,控制不當的痛風症還可引致以下問題:

(a) 泌尿系統:尿酸可在腎臟、尿道或膀胱沉澱和結石,影響泌尿系統功能。

(b) 心臟血管:可導致心肌障礙、動脈硬化、高血壓和中風等併發症。





     換句話說,在人體內,一般含氮食物(主要為蛋白質類)代謝後會產生尿素,並不會產生尿酸。尿酸的溶解度低,易在人體內形成結晶的固體物,且不易排除(未形成結晶物的尿酸可由腎以尿液排出),如結晶卡在關節就造成關節痛,結晶積在腎臟就形成腎臟病。鳥類沒有尿液,尿酸是隨糞便排出體外,所以沒問題。

     所以痛風有兩個條件,一是不正常代謝產生的過多尿酸;其二是結晶的尿酸累積。尿素的形成是在肝臟,故尿酸的不正常形成與肝有關,尿素的排放在腎臟,故與腎臟亦有關。

     含高嘌呤的食物(如海產、動物內臟等)代謝後會產生大量尿酸。飲酒過量、服食某些藥物(如 阿斯匹靈)等都會引起尿酸過高。遺傳、肥胖、過度的運動和壓力等都與尿酸過高有密切的關係。

參考資料:高尿酸與痛風     痛風的發生原因與治療     尿酸過高

台安醫院(有痛風石照片)


魚鱗

     在表皮與真皮之間,或者真皮中有很多鱗片,魚鱗是魚類特有的皮膚衍生物,由鈣質組成,被覆在魚類體表全身或特定部位,能保護魚體免受機械損傷和外界不利因素的刺激,故有“外骨骼”之稱。也是魚類的主要特徵之一。現存魚類的魚鱗,根據外形,構造和發生特點,可分為三種類型。

(1)楯鱗:由真皮和表皮聯合形成,包括真皮演化的基板和板上的齒質部分,即埋藏在真皮中的硬骨質的圓形或菱形基板和突出於表皮以外尖鋒朝向體後而中央隆起的圓錐形的棘(齒質)。齒質的表面有由表皮演化而來的琺瑯質被覆著,齒質部分的中央為髓腔,整個髓腔開口於基板的底部,並有血管、神經通到腔內。鯊魚體表的楯鱗與牙齒的發生和構造相同,屬同源器官,故鯊魚的牙齒又叫皮齒。楯鱗的構造較原始,見於軟骨魚類鱗。

(2)硬鱗:由真皮演化而來的斜方形骨質板鱗片,表面有一層鈣化的具特殊亮光的硬鱗質,叫做閃光質。硬鱗是硬骨魚中最原始的鱗片,如雀鱔和鱘魚的鱗。

(3)骨鱗:由真皮演化而來的骨質結構,接近圓形,前端插入鱗囊中,後端露出皮膚外呈游離態,相互排列成複瓦狀。根據游離後緣的形狀不同分為圓鱗和櫛鱗。圓鱗的游離後緣光滑圓鈍,常見於鯉形目、鯡形目等較低級的硬骨魚類。櫛鱗的後緣有鋸齒狀突起,多見於鱸形目等高級魚類。不管圓鱗或櫛鱗,表面均有同心圓的環紋,稱『年輪』。由於季節影響食物的消長,鱗片的生長呈現寬窄不同的圓紋,可粗略計齡,如鮭、鱒魚等。但各種魚計齡的鱗片位置並不一致。魚鱗型態也可作為魚群系統的調查。骨鱗上同心圓環(年輪)在北半球,春夏季的魚體生長快而環紋寬;秋冬生長慢而環紋密;故一年之間有疏密兩群環紋。因此年輪可以用來判斷魚體年齡、生長速度及生殖季節等等。 [上二圖來源:奇摩知識+ ]



     魚身體兩側各有一條或數條紋路,叫作『側線』。位於此紋上的鱗片各有一個洞,每一鱗片的小孔與底部管線相通,有神經,可感覺到水中的波盪。魚沒有耳朵,用側線聽,聲音靠振動而產生,音波在水中使水振動,側線即可感覺。



參考資料:維基百科


蝦蟹的體內受精

 

     雌性蝦蟹
(分成寄居蟹三類)排卵經過儲精囊受精,受精卵就黏附在腹部的腹肢剛毛上,稱為抱卵。受精卵經過半個月左右的抱卵期保護後孵化。繁殖所需過程因種類不同而有不同的策略,有的終生固守家園,有的將大海做為育嬰場。[資料、上面三圖來源:何平合--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雌雄異體動物,雌雄交配時,雄蝦利用交接器(第一游泳肢的內肢節),將精子輸送至雌蝦的納精器內(第四至第五對步足之間),之後,雌蝦分別排出卵子及精子,在生殖孔外進行受精,受精卵黏附在雌蝦的游泳肢上,孵化後要經過幼蟲期始發育成成蝦。

     泰國蝦幼蝦及成蝦期生活在淡水水域,當蝦體成熟交配後,抱卵的母蝦會沿河順流而下到達河囗混有海水的半鹹淡水域孵化。

     雌蝦在脫皮後數小時內其殼尚軟時始能交配;雄蝦對將要產卵而行脫皮之雌蝦有著積極保護之行動。雌蝦交配後約經 5 ~ 6小時,最遲一天之內便可將卵產出而附著於腹肢基部之抱卵毛上,卵呈細柔之葡萄狀集團。卵在經過頭胸甲腹面所附之貯精囊時即可受精,受精卵在水溫27~28度C時約需20天即可孵化。

     美國螯蝦雌雄腹部相對交配,時間可達幾小時以上,雄性將精莢送入雌蝦腹環溝,交配後雌蝦則挖洞躲藏,在洞內排卵後,卵與精莢之精子行體外受精(咦?)。受精卵黏附於雌性腹肢剛毛上,十公分長的母蝦可抱五百粒左右,約經半個月至一兩個月的時間孵化為幼蝦,此時母蝦仍將幼蝦抱於腹部保護,時間可達兩個月之久,之後再攜帶幼蝦出洞,幼蝦在獨立生活之前可蛻皮兩次。[資料來源:中山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


     雌雄寄居蟹最大的分別是雄性生殖孔開口於第5對胸足的腰節,而雌性生殖孔則位在第4對胸足。交配時雄性會精囊存於雌性身上。雌性在產卵時會順便讓卵受精。每次產約1-5萬顆卵,雌性會用泳肢將受精卵抱在腹部孵育一段時間,當卵發育到一定程度之後雌性會將卵帶到岸邊排放,讓卵隨波浪進入海中孵化為浮游幼體,在海中經過多次脫皮後進化為幼蟹,才會上岸。找到貝殼棲身之後就在陸地上定居生活。



 



螃蟹的交配(26秒)


的交配(18秒)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影片(3分3秒):植物利用葉綠體行光合作用,製造氧氣,影片中可見到細胞質流動帶動葉綠體流動情形、課本光合作用實驗結果、氧氣釋出狀況,及光合簡略圖解…。
 
 





消化作用

消化道內觀影片(1分36秒):食物進入消化道後,從胃到小腸的內視,可以看到消化管蠕動收縮、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以及小腸的絨毛…。[標題橘色超連結有旁白介紹]




人體的消化作用影片(8分58秒):人體消化模擬動畫~食物從口腔進入,唾腺分泌唾液,分解一部分醣類。再經由食道送到胃,分解蛋白質後,進入小腸,酵素分解醣類、蛋白質、脂質三種大分子養分的情形…。[標題橘色超連結有旁白介紹]








腸的蠕動影片(1分45秒):




人類的小腸&大腸3D立體影片--闌尾切除手術

膽汁與胰液經由"膽胰管"注入小腸前段作用


像果凍軟糖的--刺蛾幼蟲

     這是今年暑假(7月8-9日)到苗栗南庄蓬萊溪護魚步道時拍的照片,一直到今天下午才整理。

     蓬萊溪河川生態曾因網捕、毒魚而破壞,當地居民於是組成護漁隊,保護這片好山好水。在村民的努力下,不但恢復蓬萊溪原有的生態環境,且成為新景點。護漁有成,溪流四周桂竹林、天然雜木林混生,潺潺的流水,加上蒼鬱的森林,充分展現大自然原始面貌。漫步其中,完全不會有『太陽好大、想趕快離開』的感覺!再加上今天只有我和我老公出門,所以,沒有行程等壓力,帶著相機,邊走邊看。一條別人走來也許才花十來分鐘的路,我們卻可以待上兩個多小時!



這,乍看之下,像不像果凍軟糖?!一發現時,好興奮喔!我以前不曾看過這玩意兒!不過我猜這應該是什麼昆蟲的幼蟲吧!我自己的相機,恰好電池沒電,所以請我老公幫我拍了好多張,也把牠『請』到木頭扶手上拍腹面的照片,因為有時要鑑定物種時,還是有需要的!你看他側面的氣孔也相當明顯吧!













牠大約一元銅板大小,腹部這面的腳不清楚,因為也是『晶瑩剔透』!尾部(左邊)有兩個突起,其實不是每張拍出來時都有。回家用網路查昆蟲圖鑑之後,才知道牠是
背刺蛾(Belippa horrida Walker)的幼蟲。牠長大後的樣子…我還是喜歡牠小時候!









     巧的是:隔天回程中我們到苗栗三義的《綠葉方舟》,我又發現了下面這隻!

     運氣真好耶!連兩天都找到刺蛾幼蟲!



腹面,雖然不清楚,但聊勝於無!

這隻應該是扁刺蛾(內點刺蛾,黑點刺蛾Thosea sinensis)幼蟲。(參考陽明山國家公園Den的攝影空間胡途-自然生態筆記台北植物園學習資源網)。成蟲是這樣





     雖然跟這隻那隻不一樣,但是這裡面(塔內植物園)、那裡面(自然攝影中心)有好多張照片,其中有一模一樣的,這些都是刺蛾的baby,只不過種類不同!




刺蛾
幼蟲體型短胖,行動遲緩,但是顏色大多十分鮮豔。體表具有棘突或肉瘤,上面有許多刺毛,所以被叫做「刺蛾」。這些刺毛中含毒液,和毒蛾幼蟲的毛一樣,如果不小心碰到了,保證又紅又腫又痛又癢!據說被刺到的話,感覺就像被電到一樣,大概會痛個幾小時!所以在野外活動,可千萬別招惹牠們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