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潮

紅潮(資料來源:香港紅潮資訊網路 http://www.hkredtide.org/big5/red.html)

       
 在這裡,我們不談政治。我們要談的紅潮主角是屬於原生生物界甲藻門 (Pyrrophyta) 的藻類。甲藻又稱為渦鞭毛藻 Dinoflagellates (or Dinophyta),由於它的葉綠體可能來自隱藻類 (Cryptomonad)、 金黃藻類 (Chrysophyta)或綠藻類 (Chlorophyta) 故其水華呈現的顏色十分豐富,紅、橙、黃、綠、藍、棕均有。因此,紅潮不一定是紅色的。
這一種自然生態現象又稱為藻華。大部分的紅潮是無害的,有少數的藻類品種引起的紅潮,會令魚類死亡,另外有些藻類,即使在低濃度情況下都有機會產生不良影響,產生毒素污染海產或對人體有害。我們稱這些有不良影響的藻華為“有害藻華”。

        紅潮能大量毒殺海產,對海洋生物和人類有害的紅潮主要分為夜光藻裸溝藻。大量紅潮呼吸時,會大量減低海水的含氧量;及因其細胞大,黏在魚鰓中,阻礙魚呼吸,因而使其缺氧致死。專家稱,吃過受紅潮污染的魚,會出現輕微麻痺、嘔吐或腹瀉,但患者很快便康復。若吃了受紅潮污染的具殼類海產物,後果則很嚴重,除嘔吐、手痺外,還可能會令人神志不醒或失去記憶。 有哮喘或肺病的人,若接觸紅潮水會病發,因為受污染海水的毒素,會令他們的上呼吸道受感染而病發,即使一般人也會出現氣抽搐似哮喘的徵狀。此外,一般泳客接觸紅潮水,會出現皮膚發炎及眼腫,而飲了紅潮水之後,則可能有輕微肚痛的情況。

        要形成紅潮必須〝天時地利人和〞才能發生。因為在紅潮形成前幾天必須有陸上的降雨,然後經由河流將含鐵的腐質酸(humic acid)帶入河口,其次在紅潮初形成時,要有充分陽光並有向陸上吹的風,而且海況亦須配合適度的潮水及有湧昇流。而潮水及湧昇流又和潮汐及季節相關。因此,紅潮常在春夏交接之間,於大雨過後天氣放晴時出現於河口海域,是有以上脈絡可尋的。 (資料來源:海洋大學陳衍昌藻類網址)



有害藻類:左圖~鏈狀亞歷山大藻

有害藻類:右圖~赤潮異彎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