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

杜鵑 (2)


杜鵑      學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


別名:杜鵑花、山躑躅、山石榴、映山紅、照山紅、野山紅、躑躅、報春花、清明花、滿山紅


科屬:杜鵑花科  杜鵑花屬


原產地:喜馬拉雅山區、中國、日本;臺灣於 1900 年代引進種植。品系繁多,普遍種植於各校園內作為園藝植物,在台灣從平地到高山都可發現它的蹤跡。


杜鵑 (2)


常綠或少數落葉灌木,高可達 2 公尺,枝幹平滑;具有多數分枝,枝條細長。葉柄、小梗、花萼及子房有棕褐色倒伏性的毛茸


杜鵑 (3)


葉:葉數枚生長於枝條的先端,互生,但多少呈叢生性,(闊)披針形,春葉較短小,夏葉長大,先端銳尖而最先端有一尖突,全緣,紙質或薄革質,表面綠色,近似無毛茸,背面密被有倒伏性毛茸,尤以葉脈為然;葉柄短。


杜鵑


花:花期 3~5月。2~6 朵簇生枝端,多於春葉長出時開放,紫紅色、玫瑰色至淡紅色,內面上方具濃色的斑點;花梗有毛茸;花冠闊漏斗形,先端 5 裂。


杜鵑 (1)


果實:果期 7~9 月。蒴果,卵圓形,有毛茸。


杜鵑花-果實-Google圖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