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護區


     入圍今年金曲獎最佳新人的蕭敬騰即將推出新專輯,去年他在生態保護區「高美溼地」拍MV,一段火燒鋼琴的畫面備受爭議,因為選在台中高美濕地取景,經環保團體檢舉後,導演還被叫到警局做筆錄,最後以罰鍰10萬元處份。這回拍新專輯封面照又違法,闖進了陽明山生態保護區,且身陷毒蛇窟毫不知情,一連接了4張勸導單。[新聞來源]

     政府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將一些區域公告為野生動物保護區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目前台灣十七處野生動物保護區。另外,保護法11條相關規定:保護區一經劃定,權責即歸屬於第2條所列之主管機關。如果是劃入前即已居住在保護區內,還是可以繼續住,只是在生活住居與開發利用上會受到很多限制。劃入後也還是可以開發利用,不過限制更多,除了要層層申請通報,還要進行環評台灣有很多保護區原本就是原住民的居住地,所以還是有人居住的。[下圖來源:農委會自然資源與生態資料庫,請點左方超聯結進入農委會網頁,可以直接由圖點入各保護區詳細介紹]






蟄伏17年--布魯德13蟬

     北美洲特有的布魯德 13蟬(Brood XIII) 在經過17年蟄伏後將於破土而出,進行求偶及蛻殼,由於這次總數 量高達數十億隻,屆時雄蟬求偶所產生的大合唱,音量將極為驚人, 但也有人迫不急待等著享用以蟬為料理的蟲蟲大餐。布魯德 13蟬這次出現在伊利諾愛荷華威斯康辛密西根印第安納州地區。芝加哥自然博物館昆蟲專家桑莫斯說:「這次是歷來最大昆蟲出土。」


「布魯德13蟬」長著紅眼睛,體形如蝦子,不會咬或螫人,但雄蟬求偶鳴叫聲音量,卻高於電話、割草機及電動工具所發出的聲音。所有蟬都會在幾天之內掘土出地、交配,然後爬到樹木等垂直表面進行脫殼、羽化為成蟲。而成蟲生命僅有 30 天,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交配繁殖。



學生出題-捉放法

     這是台中向上國中Yukie老師的教學活動:學生彼此出題-捉放法,很有趣!明年也來試試!

     幾位網路上串連的生物老師,他們的教學活動和方式都令我讚嘆不已!雖然我的教學時間已比校內的老師們充裕,也能多安排些提升學生興趣的教學活動,但是跟 阿簡老師他們比起來,簡直是望塵莫及!(我很好奇…他們的時間怎麼那麼多?)而且他們在電腦資訊方面的能力也是頂尖的,再加上他們都能不斷不斷的繼續充實…所以,我經常到他們的網誌中挖寶…

    我這顆小小的種子,最近在某件事上也很開心…校內另外兩位生物老師,跟我提到想要和我合作編製生物科的資訊教材。詳細情形,我們將在這週五的領域會議上再做討論,並且看看是否能再串連校內其他的生物老師…。想到即將呈現的未來,很令人興奮,不是嗎?!東興的孩子們在生物科,有了資訊課程的融入,將能更及時的接觸到與課程相關的課內外資訊…。

     我一直認為:生物科本身就是最有趣的學科,所以,會把生物科教得很無趣反而是很不容易的!令我很開心的是:校內的生物老師們能團結合作、無私分享!我超怕學校同事間勾心鬥角…說起這,心很痛!因為自己在生物與其他教學上,為了某些想法(很單純:為了讓備課更方便、教學更有效率而已)而不斷改進,可是,自己不斷向前、且願意分享(即使我只是說:我有放一些什麼資料在網路上,歡迎老師們下載修改使用)的結果,是引來某些人的……所以,有些人說的話、有些人甚至利用職權…一些連旁人也覺得很莫名奇妙的指責就這麼發生了!…

     不過,我想明年起這些事至少就不會出現在生物領域內了吧?!幸好校內還是有很善良的好人(還不只一位),可以感受到我單純的想法,還能我的支持作法,甚至主動表示願意加入!…請期待【東興國中的生物科團隊】!

影片-吞噬地球


過去人類對環境造成的破壞,時至今日,其後果仍持續擴大,並影響著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影片中提到:土地超負荷使用、農藥等造成的生物累積作用、以及1/10定律(唸作"十一定律")…皆因『肉食→飼養動物』引起…生存著近90%地球物種的熱帶雨林,其面積已有一半遭受破壞,而且此種破壞仍持續進行著…焚燒熱帶雨林產生的大量二氧化碳,與飼養牲畜之代謝物所產生的廢氣-甲烷,更是造成『全球暖化』的兩大元兇。牲畜糞便裡的『氨』,是導致"酸雨"的主因。過度捕撈和飼養魚類,使PCB(劇毒的工業化學原料)已存在於海洋中的所有食物鏈中…這一切,皆因『肉食』引起…







這篇是我們學校生物老師-美慧老師告訴我的,看完後真的覺得對第6章的教學很有幫助,只可惜今年的電腦課程已經結束了,只好留待學生們自己上來挖掘了!

沒想到肉食不只對身體健康比較不利,對地球環境的影響更大!清淡的飲食不僅對身體好,也比較環保。從今天起,每天至少一餐來個『輕食』吧!不但能減輕身體負擔,也能減少地球環境的負擔!


跳蚤、頭蝨、衣魚的生活史

     幸好看到阿簡老師的網誌,我才知道康軒課本寫錯了!(不能太相信課本…)

     雖然我以前整理過

昆蟲的變態資料,但是一般舉例都沒有提到跳蚤頭蝨,所以也沒有刻意去記這兩類昆蟲的生活史,沒想到課本還真的出錯了!除了趕緊跟學生更正外,也特地整理了這篇資料在網誌上…沒發現的老師們很多…



跳蚤(蚤目)
   生活史:幼蟲成蟲(完全變態)   



(A)成蟲
無翅、體小、外形側扁,體壁高度角質化,背有向後突起之刺或剛毛 ; 足可迅速抓住寄主毛髮;口器伸長特化成刺吸式。成蚤以哺乳動物及鳥類為寄主,行吸血性外寄生生活。雌、雄均吸血,一般雌蚤壽命長於雄蚤只佔所有跳蚤族群5%,沒吸血可活到2個月,吸了血可活到7個月。雌蚤吸血後會在24小時內交配,並於1-4天內產卵,母跳蚤的一生可以產出2000顆以上的卵。

(B)卵佔所有跳蚤族群50%,乳白色橢圓形,長0.5mm,兩端圓鈍。雌蚤每次吸血產3-18粒;一生產卵數在人蚤為450粒,印度鼠蚤300-400粒、貓蚤800粒。表面光滑,會散落各地。適溫下卵期約為2-21 天。

(C)幼蟲佔所有跳蚤族群35%,幼蟲活潑,行自由生活,體細長,十五節,黃白色,體環被剛毛。體呈半透明,透過體璧可見消化道內的食物,若取食血塊時則呈暗紅色。咀嚼式口器,取食各種寄主巢中及附近之有機質。大約5~10天後會結蛹,但在環境惡劣時可延長至200天。。

(D)蛹:佔所有跳蚤族群10%,蛹產於繭內,繭白色疏鬆,可見其內之蛹,繭上往往沾有雜質或有機碎屑,所以難得一見。蛹為裸蛹,環境氣候(溫、濕度…)會影響破蛹時間,通常7~14天內會破蛹,但也可以1-2年都不出來。

蚤類生活史可能有18天至20個月之差異,一般則在30-75天之間。


        [資料來源:1   2  ]  [圖片來源:網路]









頭蝨(蝨目)  生活史:卵→若蟲→成蟲(不完全變態)



(A)成蟲2-4mm ,無翅。僅寄生於人類,吸血維持生命,離開人類的頭皮後通常無法活過2天。會用強而有力的六隻腳緊緊抓住頭髮,用口吸血。成蟲的生命約有10-30天,繁殖力很強,雌蟲每天產下5-6粒的卵(0.3*0.5mm),一生可產100粒以上。成蟲的生命約有10-30天,在頭蝨感染者的頭上通常不會找到超過12隻的成蟲,但卻可以發現數以百計的卵。

(B)卵卵的大小跟芝麻差不多,尖端附著在頭髮上,橢圓端以一個微小的角度向外伸出,就在距離頭皮四分之一英吋的地方。卵的顏色介於淡黃色至白色,容易被誤認為是頭皮屑,但頭皮屑的邊緣是鋸齒狀
(一般來說也可以被彈掉,但卵不行!)。卵約7天後,孵化為若蟲。

(C)若蟲外型與成蟲相似,但只有針尖大小,這個時期就會開始吸血,在7-10天內完成三次蛻皮後,變成成蟲。
[資料來源:1
2 3 Youtube ]




 
 

[陰蝨:1-2mm,另一種寄生在生殖器部位的蝨子] 







衣魚(纓尾目)   生活史:卵→仔蟲→成蟲(無變態)    [下圖左:來源]

     

(A)成蟲體態像魚,體長10-11.5mm,無翅,為現存昆蟲中最原始的族群。腹末有2條長形尾毛及一條中尾絲,故稱「纓尾目」。觸角絲狀多節,體背具鱗片,胸部比腹部寬,有三對腳,能跳躍,行動敏捷 。仔蟲要經4次以上蛻皮體背才有鱗片,成蟲仍不斷蛻皮,每次蛻皮會把舊殼吃掉,色由漸漸轉為黑褐色黑色,有些個體具藍色光澤。蛻皮次數可達60次之多。一般以澱粉、紙類、漿糊、膠質、衣物為食,可自空氣中吸收濕氣,因此只要有紙類,不需水份也可以存活。野外個體較少見,棲息土隙、石縫、樹皮、落葉層等環境,以腐植質為食,有些寄居在蟻巢或白蟻巢裡。壽命可達 2年。

(B)卵:由於衣魚晝伏夜出的特性,對於牠們的交配方式,人們到最近才有更深入的認識。交配時,雄蟲跟雌蟲會到處竄動。雄蟲會產下一個用薄紗包住的精囊;由於生理狀態成熟,雌蟲會找到該精囊,拾取作受精用。當溫度在攝氏25至30度,雌蟲就會在物件的裂縫裡產大約100顆卵;可是在寒冷或乾燥的環境下不會繁殖。衣魚的卵很小,又大部分都藏在縫隙中,所以不容易被發現。卵期為30-40天。

(C)仔蟲體背光滑具銀色光澤,無鱗片。第一齡 2-3 天,體長0.1cm,乳白色,不活躍,脫皮後體長會增加。第二齡7-10天,第三齡14天,此時才有鱗片產生。第四齡14天。第四次脫皮後才出現腳基突起。

      [資料、圖片來源:嘎嘎昆蟲網  維基百科]


707-『資訊融入生物科教學』心得感想

     今天是生物課這一學年來,最後一次進電腦教室了。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請同學們在這篇下方,留下你們的心得(感想)…


724-『資訊融入生物科教學』心得感想

     今天是生物課這一學年來,最後一次進電腦教室了。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請同學們在這篇下方,留下你們的心得(感想)…


701-『資訊融入生物科教學』心得感想

     今天是生物課這一學年來,最後一次進電腦教室了。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請同學們在這篇下方,留下你們的心得(感想)…


714 -『資訊融入生物科教學』心得感想

     今天是生物課這一學年來,最後一次進電腦教室了。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請同學們在這篇下方,留下你們的心得(感想)…


電子白板教室

     這學期學校建置完成一間『電子白板教室』,在資訊組長辦完各領域的相關研習後,這間教學研究室至今仍然是『很好借』的(你知道我的意思的…)

     因為我每個生物班都多配一堂健教課,再加上我的講義是送印刷廠印的(可以省去許多在課堂上剪貼的時間),所以課程進度上比其他老師更充裕、更好安排。於是,最近我腦子裡一直在思考的,就是…讓學生可以進去見識一下何謂『電子白板』(有學生問我:『老師,電子白板是硬的還是軟的?)!

     怎樣才能善用這間的教學設備???

     在衡量、比較幾個主題後,我採用『臺灣的國家公園』作為學習單元(雖然課本今年還是只有舉出6個,但是這兩年我都會再補充東沙環礁)。東沙環礁就由我來說明,其餘6個剛好可以分成6組完成。

     上網預約好教室後,首先要做的,就是我自己得要先去實際操作!只在研習時聽組長講、然後看別人操作,就要上場的那種感覺是很恐怖的!帶著研習的書面資料(雖然再看過一兩遍,也標示許多記號了,可是還是霧煞煞…),一個人東摸西摸,總算稍微清楚些了!(挺笨的!沒事拿石頭砸腳!) 

     這間教室的配置是:學生座位分成6大組,每組桌上有一台電腦可上網,但並未與教師用電腦做連線控制(我個人比較希望能像電腦教室一樣,這樣更方便!)。因此活動規劃也要能相融才行!

     我希望這個活動是以『學生』為主:要能使用各組桌上的電腦,又要能讓同學操作電子白板…因此,主題初步確定後,為了善用桌上電腦與小組分工,就安排讓學生做『上網資料蒐集』的活動,然後再上台報告(感覺好制式、沒創意!)。因為擔心學生上網做資料蒐集時會抓不到重點,所以就在4天的連假裡,製作出一份學習單,以及小組分工名單…今天凌晨2點多還特地起來做了一個簡報檔,希望在講解時能更流暢…有太多不確定因素(不熟悉)的教學流程安排,會讓我失眠!

    『查資料』雖然很重要,但並非我這個活動的設計重心,所以我還告訴學生可以從哪個網站、如何查到我學習單裡的答案。

     很想再想出更有創意的活動設計,但偏偏每週的前三天課都很多,上週課少的兩天又放假,所以臨時也想不出什麼更好的活動了!今天上午上了一個班,原本想安排的學生額外補充報告的加分機會,就沒辦法進行了。下午的班級乾脆去掉額外的部份,讓活動更單純化,學生報告也事先提醒注意事項,上起課來也更有效率。

    
今天6節課,把自己搞得很忙、很累!

     不知道學生有沒有『額外』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