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一定是由蝌蚪長大的???

        科學家發現巴布幾內亞狹口蛙新種,許多這種蛙都跳過蝌蚪階段在卵中就已經變態成蛙,所以它們沒有蝌蚪的過程。【資料來源:MyAV視聽商情網】



溫室蟾【超連結:楊懿如的青蛙學堂】 









【左圖:  經常在溫室出現,所以稱之為溫室蟾。】

【右圖:大型卵產在地面,不經過蝌蚪期,卵在卵囊內直接發育成小蛙。】






海豚有腹鰭?演化證據!

     這隻瓶鼻海豚乍看之下沒什麼特別,但往牠腹部仔細一瞧,才知大有文章,因為一般海豚只有胸鰭,但牠硬是多出了一對腹鰭日本科學家見到如獲至寶,因為這可是史上首次發現,身上有兩對鰭的海豚。過去科學家根據化石推斷,五千萬年前,海豚、鯨魚應該是四腳的陸上動物,後來才逐漸演化成海中生物,牠們的後腳退化消失,前腳則是變成胸鰭,科學家過去也曾在鯨豚的尾鰭附近發現過突出物,但形狀都不完整明顯,而這隻海豚是第一隻擁有形狀完整對稱的腹鰭,直接為這項演化推論提供有力的證據。這隻雙鰭海豚是由日本漁民在日本西邊海域捕獲,專家表示,牠可能是基因突變才會讓古老的遺傳因子再度出現, 才會長出腹鰭,他們將進行DNA和X光檢測,做進一步研究。(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右圖:10月28日日本捕獲的一隻擁有特殊翅膀的海豚(和歌山縣太地町立鯨魚博物館提供)




     這隻雄性海豚身長約2.7米,估計它的年齡約為5歲。這對多出來的小腹鰭,比海豚的背部的要小得多,大約只有人類手掌大小,長在海豚身體下方尾部附近。館內人員表示,這對腹鰭的作用很難分辨,單單從海豚在博物館的水池裡游泳的樣子,很難看出游泳時有沒有用到這對小腹鰭。


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

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啟動的重要原因是美國能源部的推動。1984年,在美國猶他州的Alta,由美國能源部資助的一個旨在討論日益發展的DNA重組技術的會議上,科學家們第一次討論了人類基因組測序的價值。而首次對於人類基因組測序的可行性進行認真的探討是在1986年羅伯特·辛西默主持的一個會議上。與會者的發言非常地大膽:「這一啟動計劃(人類基因組啟動計劃)的最終目標是了解人類基因組,就像了解人類身體構造對於目前醫學發展的貢獻,對人類基因組的了解將對醫學和其他健康科學研究提供必不可少的支持。」。隨後,美國能源部健康與環境研究項目主任查爾斯·德利西決定對人類基因組啟動計劃進行資助,資助金額為五百三十萬美元,用於發展關鍵性技術與資源。

     1988年,人類基因組計劃再次得到顯著的推動,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者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得主詹姆斯·沃森領導國家衛生研究院中新成立的一個基因組研究中心,加入了這個計劃。對於人類基因組計劃,沃森的評價是:「不儘快將它(人類基因組計劃)完成將是非常不道德的,我有幸有機會讓我的科學生涯從雙螺旋跨越到三十億步(指的是人類基因組計劃的三十億美元投資)的人類基因組」。但由於與上司意見不一,沃森不得不於1992年離開該計劃,其位置由弗朗西斯·柯林斯取代。1990年,投資三十億美元的人類基因組計劃由美國能源部和國家衛生研究院正式啟動,預期在15年內完成。隨後,該計劃擴展為國際合作的人類基因組計劃,英國日本法國德國中國先後加入,形成了國際基因組測序聯盟。為了協調各國人類基因組研究,1988年維克多·馬克庫斯克Victor McKusick)等科學家的倡導下,國際人類基因組組織(HUGO)宣告成立。

     中國的人類基因組計劃在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支持下,於1994年啟動,並得到國家高技術發展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1998年中國南方基因組中心成立;1999年北方基因組中心中國科學院基因組中心成立。1999年9月,中國正式加入人類基因組計劃,承擔1%的測序工作。2000年4月,完成人第3號染色體上3000萬個鹼基對的工作草圖。



     沒錯!台灣沒有啦! 不過在水稻的基因組分析上,台灣就有參與了!…



     為了要解讀水稻全基因組,世界上多國進行合作,成立了跨國團隊(IRGSP)。這個團隊的成員有7 個國家,分別進行水稻的12 條染色體的定序分析工作:日本進行第一、二、六、七、八、九條的定序,美國進行第三、十、十一條的定序,台灣進行第五條的定序,中國進行第四條的定序,法國進行第十二條的定序,而南韓印度則各與美國分擔第九與第十一條的一小部分工作。自從1999年正式開始定序工作,預計於2002年年底前完成全基因組的草圖。【 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刑禹依研究員】



   【BBC中文網】2005年08月11日 :據最新一期的英國科學雜誌《自然》報導,科學家已破解出水稻的幾乎全基因組序列,這項研究進展將可加速水稻品種改良以及解決全球飢餓問題。 由包括日本美國英國法國印度中國等在內的十個國家的科學家共同研究的“國際水稻基因組定序計劃”(IRGSP),耗費六年時間破解出水稻的百分之九十五全基因組序列。 報導指出,水稻的十二對染色體共有三萬七千五百四十四個基因,全基因組總共有四億個DNA鹼基對人類的染色體則約有二萬到二萬五千個基因,因此水稻的基因數目大約為人類的一點七倍。 



DNA模型製作
此網頁內有詳細製作過程與照片圖解,有興趣的同學可影印下來照著步驟做。


人類基因千年前被外星人修改?

科學家稱人類基因千年前被外星人修改【大紀元8月24日訊】


     由國人類基因研究基金會的金‧塞迪奧克斯博士所率領的研究小組對世界各地的人類DNA和基因結構進行進行大範圍研究之後得出驚人結論:在大約1000年前,“某種生物”曾經修改人類基因,並將一個重要的“基因資訊包”植入其中。塞迪奧克斯博士說:「我們對人類DNA雙螺旋體上的3萬多個基因進行了分析,發現其中一個小基因序列片斷和其他部分差異甚大,它所使用的‘遺傳語言’使用的是一種完全不同的代碼。」 最初科學家認爲,那個小基因序列片可能是某種病毒,它以某種方式將自身嵌入到人類DNA當中。但是在1000多年年前的地球上似乎沒有這樣的病毒存在。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個基因序列具備基因結合所必須的全部化學記號它究竟是如何嵌入到人類DNA當中的呢?科學家目前已經確定,人類這一神秘的基因“升級” 過程是外星人在大約1000年前完成的。修改人類基因的“某種生物”於大約西元1000年左右造訪地球,在對地球人進行細緻考察後作了這個驚人的工作。這種改變不只是人類基因的變化,同時也改變了人類文明進程。1000年前人類基因曾被外星人修改的發現也讓洲的許多UFO研究專家感到振奮。義大利UFO研究學者達尼爾拉‧福西尼更提出大膽假設:也許自從1947年開始,外星人又第二次來到地球修改人類基因。據說塞迪奧克斯目前正在進行一項大膽的試驗,將同樣的“基因資訊包”植入猴子體內,看其在猴子的身上會有什麽樣的結果。



     你認為呢?

海綿寶寶--到底是啥?

    

海綿寶寶
,最近很流行!他到底是啥東東?偽基百科(惡搞的百科全書)說,他是一種恐怖的生物兼傳染力高的惡疾(觀看偽基百科的說明)。而且,右圖是海綿寶寶的父母!…還挺不像的是吧?!當然,我們是要以『生物的眼光』來探討『海綿』!

        海綿,屬於海綿動物門(也稱多孔動物門)。絕大多數的海綿動物都生活在海洋中,由高潮線至深海均可發現其蹤跡,不僅在岩礁、水底沈船、港灣的水下建築物、甚至泥沙中都有海綿附著。在內陸的湖泊或溪流中,偶爾亦可發現淡水海綿的棲息。

  海綿最通常的外表就是具有針骨,而針骨大多是由碳酸鈣或矽質所構成,但有一部份針骨則由海綿絲纖維質所構成,海綿即以此為基礎而加以分類。有些海綿的骨架不但有趣且非常美觀,差不多每一博物館皆有被稱為「維納斯花籃」的純白網狀物(日本人稱為偕老同穴),這便是海綿的網狀骨骼。海綿的形態變化很大且多樣化,最典型有呈空壺狀、花瓶狀及褥墊狀,也有呈分枝狀或圓塊狀,而顏色變化更從黃、紅到藍、黑、白均有。在海洋世界裏,多彩多姿的海綿群,為海底殿堂憑添了不少亮麗的色彩。

  海綿體表具有許多細小的入水孔,海綿體表與體腔之間存在著許多鞭毛細胞,而這些鞭毛細胞可製造水流,將氧氣及食物由入水孔輸入至海綿體內,廢物則由海綿體腔經由另一較大出水孔排出。

  海綿類均為雌雄同體,但卵和精子卻在不同時間成熟,所有海產海綿可能均靠卵生殖。牠們在體內發育成具有鞭毛並會游泳的幼蟲,而幼蟲隨著出水孔流出,經過短暫的游泳期後,待覓得適當地點,即定居逐漸成長成一新的海綿體。海綿具有極驚人的再生能力,每一小塊海綿碎片都可以各自長成完整的海綿個體,甚至將海綿壓碎,再用紗布過濾使其細胞分散,但這些細胞如果再相遇,仍然能相互組合而成一個新的個體。

  海綿的感覺細胞及神經細胞均未形成,對外界的反應極為遲鈍,如果不用顯微鏡觀察,肉眼很難看出海綿的運動情形,不論用手撥,或是搧動,都不可能看出海綿在運動,這就難怪一般人都誤以為海綿是一群靜靜的植物了。

  有許多海洋生物喜歡利用海綿的孔穴作為棲息之處。人類很早期就將海綿用於洗滌,後來更被利用為音響的絕緣體,以及吸除污物等。近年來由於化學合成工業的迅速成長,塑膠海綿問世,使天然海綿的需求量隨之減少,也為天然海綿的生存留下更多的空間。




桶狀海綿:
說到海綿,大家馬上就想到了洗滌用的浴用海綿,這只是眾多海綿的一類。海綿是多細胞群聚而成的動物,每個小單體把牠放大了來瞧瞧,就好像一個個穿著喇叭裙子的小娃娃,牠每天就是不斷的過濾海水,把海水裡邊好吃的東西留下來吃。桶狀海綿是種分佈在珊瑚礁區的大型海綿,顏色多樣,外型像一個火山口,其中常會有一些魚、蝦、蟹類居住在裡邊,看來就像一個個的水桶,也就是牠名字的由來。【右圖:桶狀海綿,一隻瓦氏尖鼻魨,正悠閒的躺在桶狀海綿的懷抱中。】





 

偕老同穴:六放海綿綱(又稱玻璃海綿)的一屬,骨骼為白色交織網狀,形狀多為花瓶型或柱型,一頭有矽質絲插於深海軟泥底。另外有一個非常特殊的地方,就是在海綿生長的時候,裡面常會住進一對儷蝦。儷蝦在小時候,體型較小,住進海綿裡面之後,終身不再外出,這對恩愛的夫妻就老死在裡面,所以取了一個浪漫的名字,叫做偕老同穴。因此,採集到的海綿標本裡,常會有一對儷蝦的骨骸,人們習慣贈送這樣一個標本給新婚夫妻,祝福他們白頭偕老。  【資料來源:澎湖國家風景區網站】



【左圖:鈣質海綿綱,來源:維基百科】



      偕老同穴
很漂亮,我在墾丁的貝殼店看過,價錢不便宜,看起來很脆弱、不易保存,而且生物教材中並沒有提到海綿,所以我沒買!


水杉

       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doides中國特產的孑遺珍貴樹種,第一批列為中國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的稀有種類,被稱為國的活化石,亦植物王國活化石之稱。

        1943年首次在四川萬縣磨刀溪(今為湖北利川)發現的一株,高35米,有400年高齡。柏克萊加大一位植物學教授,千山萬水來到中國湖北四川邊界山區,目睹林區裡的水杉活化石,其中有不少三、五百年的古木,當然也見到不少被砍伐後的巨大遺樁,估計有千年樹齡。自1948年正式公布於世,它被譽為 20 世紀植物學重大的發現,震動了整個植物界。後來這位教授自阿拉斯加南加州,都撒下帶回的水杉種子,水杉自此在北美「復活」了。

      水杉在
中生代白堊紀新生代曾廣泛分佈於北半球(北美洲),可是在300萬年第四紀冰期來臨後,巨大的冰川吞沒了性喜溫暖濕潤的水杉,使它在地球上幾乎絕滅,只有我國邊境地帶因地形走向複雜,受冰川影響小,使水杉得以倖存。


      水杉是高大落葉喬木,屬於柏科(中國稱為杉科)水杉屬 。樹高達35-40米左右,胸圍可達7米多。樹幹筆直圓滿,大枝不規則輪生,橫展葉交叉對生,葉子呈羽狀。

        水杉由於枝葉密茂,樹姿優美;春來嫩綠,夏至青蔥,秋季金黃,臨冬轉紅,四季色澤變化多端,成為優美的觀賞植物。原有的野生水杉僅分布在湖北利川四川石柱湖南龍山等少數地方,但由於水杉適應性強,除觀賞價值,又是木質緻密的良材,所以目前除西藏外,各地均引種栽培。世界上有許多國家向中國索取水杉樹苗,已傳播到等約50個國家和地區,人們稱之為「再生復活樹」。

       幼樹樹冠尖塔形,老樹則為廣圓頭形。樹皮灰色或灰褐色,淺裂成狹長條脫落,內皮淡紫褐色;大枝近輪生,小枝對生,下垂,一年生枝淡褐色,二、三年生枝灰褐色,枝的表皮層常成片狀剝落,側生短枝長4—10厘米,冬季與葉俱落葉扁平條形,長l-2厘米,寬1.5-2毫米,淡綠色,表面中脈凹,背面隆起,每邊4-8條氣孔線, 交互對生成兩列,羽狀,冬季與側生無芽的小枝一起脫落。球花單性雌雄同株,單生葉腋;雄球花單生於枝頂和側方,排成總狀或圓錐狀花序狀,有很短的柄,雄蕊20,交互對生,各有3個花藥;雌球花單生於去年生枝頂或近枝頂,有短柄,珠鱗22-28,交互對生。球果下垂,近四棱圓球形或短圓柱形,有長柄,長1.8-2.5厘米,熟時深褐色;種鱗木質,盾形,鱗頂扁菱形, 中央有一條橫槽,宿存,交互對生,通常為22至28個;中部種鱗各有種子5-9。種子倒卵形,扁平,周圍有窄翅,先端有凹缺。子葉2,出土。花期2月下旬,果實11月成熟。【下圖:水杉的枝葉,可看到對生的結構】

用途:

(1)生長迅速,是郊區、風景區綠化的重要樹種。

(2)材質淡紅褐色,輕軟美觀,但不耐水濕,可供建築及室內裝飾。

(3)樹冠圓錐形,姿態優美,枝葉繁茂,葉色秀麗,常作庭園觀賞。

【資料來源:幼松苗圃+維基百科+曠野雜誌149期

      地球上高大的樹,除杉樹扁柏外,還有台灣紅檜( Taiwan Red Cypress),素有「亞洲樹王」之稱。紅檜紅杉(號稱世界爺)水杉都為近親,也是柏科是上一冰河期的孓遺活化石也都列為瀕危樹種。紅檜是台灣獨有種,也稱水古杉,在阿里山大雪山插天山拉拉山等都有林區。紅檜能於冰河期倖存下來,也與大陸水杉情形類似,因高山形成冰川,切割成特別山川走勢,植物就向下往南溫暖處遷移,得以在山麓保護帶存活。

【左圖:水杉樹葉化石(新生代始新世,加拿大, 6.5cm x 2.8cm x 0.4cm ),來源】             

       



     

【左圖:毬果;右圖:種子】

圖片來源



化石

       化石(超連結)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遺體遺跡石化作用是指隨著沉積物變成岩石的成巖作用,埋藏在沉積物中的生物遺體經歷了物理作用化學作用的改造,但仍保留生物面貌及部分生物結構的作用。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圖右:菊石化石】
 



石化作用有三種方式:

(1) 礦物質填充作用:某些無脊椎動物外殼或脊椎動物骨骼中的有機物分解消失後留下中空的部分,在地層下被埋藏久後,溶解地下水中的礦物質(主要是碳酸鈣)往往在其孔隙中經重結晶作用
變成了較為緻密、堅實、並且增加了重量的實體化石。

(2)交替作用:生物硬體的組成物質在埋藏情況下被逐漸溶解,再外來礦物質逐漸補充替代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溶解和交替速度相等,而且以分子相交換,就可以保存原來的細微結構。如矽化木。常見的交替物質有二氧化矽、方解石、白雲石、黃鐵礦
等,相應的過程就可以叫做矽化、方解石化、白雲石化和黃鐵礦化

(3)升餾作用:古生物
遺體被埋藏之後,可揮發物質往往先揮發消失、接著不穩定成分分解,最後只留下碳質薄膜而保存下來的過程,這個過程也稱為炭化

實體化石(超連結)由古生物遺體本身的全部或部分(特別是硬體部分)保存下來而形成的化石。能夠避開空氣氧化作用細菌腐蝕作用的特別適宜的情況下,有些生物的遺體能夠比較完好地保存而沒有顯著的變化。如西伯利亞凍土中發現的第四紀猛獁象波蘭發現的迄今所知的最完整的脊椎動物化石——1萬年前落入瀝青湖的披毛犀、以及樹脂化石琥珀)。不過,這種沒有經過顯著化石化作用只是有一些輕微變化的生物遺體是很少被發現的。絕大多數的生物化石僅僅保留的是其硬體部分,而且都經歷了不同程度的化石化作用。【圖右:琥珀,昆蟲化石】

模鑄化石:古生物遺體留在岩層或圍巖中的印痕和復鑄物。
根據與圍巖的關係被分為5類型:

(1)印痕化石:
生物遺體(主要是軟體部分)因陷落在細碎屑沉積物或化學沉積物中所留下的印痕。腐蝕作用和成巖作用雖然使得遺體本身被破壞,但是印痕卻保存了下來,而且這種印痕還常常可以反映該生物的主要特徵。【圖右:蕨葉化石】

(2)印模化石:包括兩種:是古生物遺體堅硬部分(例如貝殼)的外表面印在圍巖上的印痕,能夠反映原來生物外表的形態及構造特徵。內模是殼體的內表面輪廓構造留下的印痕,能夠反映該生物硬體的內部形態及構造特徵。


(3)模核化石:分為兩種:當腕足動物和某些雙殼類動物死亡之後,它們的貝殼經常兩瓣完整地被埋藏起來,其內部空腔也被沉積物填充,在固結以及殼體被溶解之後,內部留下一個實體即稱為核心如果殼內沒有被沉積物填充,當貝殼溶解後就會在圍巖中留下一個與殼大小相等、形狀一致的空間;這個空間如果再經過充填,又會形成一個與原來的殼大小相等、形狀一致但是成分均一的實體,這樣的實體就被稱為外核

(4)鑄型化石:當貝殼被沉積物掩埋並且已經形成外模核心之後,殼質有時會全部溶解,然後又被另外某種礦物質填充,使得填充物像鑄造的模型一樣保留了原來貝殼的原形和大小,這就稱為鑄型化石【右圖:甲仙鄉海扇蛤化石】

(5)複合模化石:內模外模重疊在一起的模鑄化石
當貝殼埋藏在沉積物中並形成內模和外模之後,如果貝殼隨後被溶解而在圍巖內留下了空隙,而後由於岩層的壓實作用而使外模與內模重疊在了一起,就形成了複合模化石



遺跡化石:
保留在岩層中的古生物生活時的活動痕跡及其遺物
常見的有:脊椎動物的足跡、蠕形動物的爬跡、節肢動物的爬痕、舌形貝蠕蟲在海底鑽洞留下的潛穴、某些動物的覓食痕跡。 【右圖:甲仙生痕化石】

遺物化石古生物的遺物,主要有動物的排泄物糞化石)或蛋化石)。古人類在各個發展時期製造和使用的工具及其它各種文化遺物也都屬於遺物化石

化學化石:在某種特定的條件下,古生物遺體沒有保存下來,但組成生物的有機成分分解後形成的胺基酸、脂肪酸等有機物卻仍然保留在岩層裡。




活化石(超連結)指一些與化石物種十分相近的現存物種,或是一些只從化石中瞭解到的生物被發現尚存在。如舌形貝、(又稱馬蹄蟹)、水杉(超連結)銀杏(超連結)等都是活化石。

化石的定義並非以年代來區分,而是以其遺骸或遺跡是否已『石化』來區分的。石化作用乃指其遺骸埋在地層中,長時間的換質作用,其原來的化學成份已被某些礦物成份取代。化石的定義是目前對化石比較一般性的解釋,強調的是:需經【自然作用】而被保存下來的生物遺跡或遺骸即為化石。也就是說: 若非自然形成,而是人為製造的,就不是化石。因此『木乃伊』不宜看成『化石』。[參考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上二圖:恐龍糞化石】【右圖來源:恐龍@化石專門店,三葉蟲】





左圖:三葉蟲化石(翰林提供)

三葉蟲資料   三葉蟲資料

下圖:化石(翰林提供)

 

左圖:魚化石(翰林提供)



超連結網頁:

我的生物e教材--演化的證據     

恐龍@化石專門店
  

石尚礦物化石博物館
 



















始祖鳥

    

        自從1861年,一個名叫梅爾(Herman von Meyer)的業餘化石採集者,在國南部巴伐利亞邦索倫霍芬地區的石灰岩板採石場不小心敲到了印有羽毛印痕的石灰岩板迄今 ,始祖鳥出土已逾百年。資料來源:維基百科+屏東縣野鳥學會

      始祖鳥學名Archaeopteryx lithographica
又名古翼鳥。生活於約1億5千5百萬到1億5千萬年前晚侏儸紀。在始祖鳥仍然生存的時期,洲仍然是個接近赤道的群島。始祖鳥生活於恐龍時代,但是由於與同時擁有鳥類獸腳亞目的特徵,因此與恐龍有所區別。始祖鳥的大小及形狀與喜鵲相似,牠有著闊及圓的翅膀及長的尾巴。牠可以伸長達半米長。牠的羽毛與現代鳥類相似,但牠卻在顎骨上有鋒利的牙齒腳上三趾都有彎爪有長的骨質尾巴。這些特徵正好與獸腳亞目恐龍相似,使得始祖鳥成為演化過程的重要角色。事實上,始祖鳥首次的發表是於1862年,亦即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之後兩年,使有關討論演化之說更為激烈。現今有11個化石被分類為始祖鳥,而且所有化石都是來自德國索倫霍芬石灰岩礦床,是侏羅紀時期唯一的羽毛證據

【右圖】展示在牛津大學博物館的始祖鳥模型。

    由於始祖鳥的化石顯示牠並不具龍骨突,牠們應該是沒有足夠發達的胸肌來鼓翅起飛,所以長期以來始祖鳥被認為可能主要是在地面上棲息覓食,揮舞著牠的羽肢撲擊小型爬蟲及昆蟲(這有點「輕羅小扇撲流螢」的味道),他們可能沒有自力飛行的能力。當然牠的前肢有爪,所以牠也被認為有可能利用牠的利爪鉤爬到樹上,再滑行下來(類似飛鼠的滑翔)。不過也有人持不同的看法,認為始祖鳥前肢的羽毛左右不對稱,是一種飛行鳥類的特徵;也有人認為始祖鳥腳爪的彎度並不適合地棲而較適合樹棲,所以認為始祖鳥應該像現在的鳥兒一樣,可以自由自在的在空遨翔。









【左圖】柏林標本,於1876年或1877年在國近愛希施泰特布魯門柏格被發現,發現者將它交換了一頭牛。這個標本於1881年被拍賣,最後由洪堡德博物館成功收購並展覽至今。這是最為完整的標本,亦是首個有整個頭顱骨的標本。



【右圖】慕尼黑標本。於1991年被發現,並於1993年由沃爾赫費爾所發表。它現在存放於慕尼黑慕尼黑古生物博物館。這個標本中原先被認為是胸骨的東西,卻發現原來是鳥喙骨的部份,但軟骨的胸骨亦可能存在。只有它的面貌是失去的。牠可能是另一個新種,稱為巴伐利亞始祖鳥。 





【左圖】印石板始祖鳥的模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有一種名叫原鳥的化石於1986年在美國德州出土,據說牠比始祖鳥還早7500萬年,也就是生存在三疊紀,據說牠比始祖鳥還擁有更多的鳥類特徵,不過很遺憾的是牠沒有羽毛印痕。如果「原鳥」真的是一隻鳥的話,那整個鳥類演化史大概就要重新寫過了。不過認同「原鳥」是鳥的人並不多,大多數的古生物學家仍把它視為異端,認為那只是由一些爬蟲類的化石拼湊而成。原鳥至今仍未被古生物學界的主流派所接受。

   始祖鳥是現在已知最早的鳥類,但牠似乎只是鳥類演化史上的一個旁支,而不是現今鳥類的直接祖先。



古蜻蜓簡介+影片

遠古時代,地球大氣層中氧含量遠遠超出了今天的標準,而古生物學家透過化石標本得知遠古時代的昆蟲體積普遍大於現代。那麼,是不是當時的高氧大氣造就了古代的巨型昆蟲?

科學家們透過化石記錄發現:在恐龍之前,地球上就有巨大的物種存在,它們就是3億年前石炭紀的巨型節肢動物,包括超大的蜉蝣昆蟲、蝎子;吊蘭大小的蜘蛛;還有5呎長的千足蟲,等等。其中最神奇的應是巨型蜻蜓,翅膀展開接近一米,體型大小與老鷹相當。3億年前,這些物種曾經昌盛一時。那時大部分陸地都在熱帶,植物繁盛(後埋入地下形成煤炭,該時期因此稱為石炭紀)。但經過大約5000萬年,從二疊紀的中期到晚期,這些巨型物種滅亡了。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都猜測,也許是大氣中氧氣含量的變化在它們的興亡中起了關鍵作用。不久前,美國耶魯大學生物學家羅伯特·貝爾納等人發表的一項古氣候研究肯定了這個猜測:報告中指出,石炭紀時地球大氣層中氧氣的濃度高達35%,比現在的21%要高很多。許多節肢動物是透過遍佈它們肌體中的微型氣管直接吸收氧氣而不是透過血液間接吸收氧氣,所以高氧氣含量能促使昆蟲向大個頭方向進化。這些認識來源於對遠古大蜻蜓的飛行機制的研究,科學家們長期認為,那樣巨大的蜻蜓只能滑翔而不可能飛。航空工程師羅伊·貝克邁爾指出:“很明顯,它們是能飛行的。”其中關鍵條件之一是它們的翅膀可以擺動、彎曲和扭轉。現代蜻蜓就是靠彎曲和扭轉它們的雙翅來上升和前進的。化石資料顯示,古蜻蜓的雙翅上有類似於現代蜻蜓的褶皺結構,現代蜻蜓能扭動外部的翅膀,而古蜻蜓可以緩緩地扭動全部翅膀,所以它們也許不會飛得太快,但還是能飛的。但是那么巨大的昆蟲,就算是緩慢的飛行也會因肌肉運動而產生大量熱量。因此,古代蜻蜓一定得有排出自身熱量的途徑,不然它們會被自己的體溫烤死。這一點是美國拉特格斯大學的昆蟲學家邁克爾‧梅最先指出的。科學家發現,現代蜻蜓和其他昆蟲一樣,體內有一種叫血淋巴的體液(即無脊椎動物的血)在它們整個身體中迴圈流動。當它們太熱的時候,會增加腹部血淋巴的流量,它們的腹部既長且薄,可以透過對流,散去多餘的熱量。這就像汽車的冷卻系統把熱量從發動機處帶走一樣。儘管還沒有找到直接證據,但認為很可能古代蜻蜓也有類似的機制,使它們能長時間飛行而不至於過熱。之所以沒有找到直接證據,是因為化石通常只保留下骨骼材料。

昆蟲是透過它們身體上的氣孔系統來呼吸的。氣孔連著氣管,而且由上往下又附著更多層的越來越小的氣孔,由此把氧氣送到全身。在目前的氧氣水準下,氣孔系統的總長度已經達到極限;超過這個限度,氧氣的水準就會變得不夠。因此,根據這一該構造,可以有效判斷,氧氣含量的多少可以決定昆蟲的形體大小。也就是說,在高濃度氧氣環境中,大個頭的昆蟲就有進化上的優勢,它們可以獲得更多的氧氣。對海洋中的無脊椎動物的研究也發現,在更冷和氧氣含量更高的水體中,那裏的生物的體積也更大。但這究竟是怎樣導致它們體積變大的,目前科學家還很難回答。
【資料來源:化石講場】【圖片來源:中國恐龍網論壇】



腔棘魚

      一些演化上非常原始的生物種類,其構造與在地層中幾千萬年前祖先的化石十分接近,特稱為活化石。目前被稱為活化石的生物除了腔棘魚外,還有肺魚等。1938年冬天,聖誕節前夕,在南非共和國察魯穆那河口發現了振奮生物界至今的活化石--腔棘魚

      科學家從來只見過腔棘魚的化石(古生代泥盆紀中生代白堊紀均發現其化石),因此一直都以為這種魚早在6500萬年前與恐龍同時滅絕了,萬萬沒想到,居然會捉到活的標本。國的魚類學者史密斯教授把牠命名為拉蒂曼,以紀念最先描繪這條魚的南非博物館員拉蒂曼小姐。非常遺憾的是,當這條魚被送到拉蒂曼小姐的手中時,內臟已經腐爛,因此無法進一步研究這種稀有活化石的生理與生態。史密斯教授只好重金懸賞,希望有人捕獲第二條活標本,以供研究。他等了14年,才於西元1952年在東非科摩羅群島附近,捕獲了第二條腔棘魚,而確定了這種魚的產地。       

      腔棘魚的體表呈藍紫色綴以珍珠白的斑點,成魚可長至150公分以上,重達70-80公斤,雄魚一般都比雌魚小。有一對胸鰭,一對腹鰭,背鰭和臀鰭共兩個,尾鰭為對稱三葉狀。體表披負著厚重的鱗片,且表面以及背鰭邊緣具有齒狀突起的粗糙構造,這可能和腔棘魚可以在短時間內加速有關,因為平滑表面會使加速時尾部產生大型漩渦,造成阻力,而粗糙的表面則可消除這種情形。

      腔棘魚脊椎由內部充滿液體,且尚未分節的管狀軟管構成,可提供肌肉一種堅固有彈性的支撐。因棘條中空,所以牠又被稱為空棘魚這些棘條則由數節骨頭與軀幹相連。和其它硬骨魚一樣,具備硬化的臚骨,及關節連接的上下顎等。且上下額外緣可以分別開合。

      科摩羅島的腔棘魚是棲息在170 - 230公尺處,古老熔岩流地層間的裂縫所形成橫向洞穴的特殊地形,洞窟內水流停滯,這裡是腔棘魚白天的住所。通常腔棘魚會以數尾至15尾共同居一個洞穴,彼此和平共處,但不管洞內如何擁擠,他們都會極力地避免互相碰觸身體,他們擺動巧妙的肉鰭,如果不小心碰到其他腔棘魚時,也會馬上收回。至於個體間之溝通、家族關係、及求偶等社群行為,仍是個謎。

超連結:

國中生物科教材資源中心

我的生物e教材-腔棘魚

我的生物e教材-活化石

教育部社教博識網-發現腔棘魚

      腔棘魚為卵胎生,卵在雌魚體內孵化直到變成幼兒。1972年國有一位研究員從一條雌腔棘魚標本中發現成熟的卵。成熟卵的表面是紫色的,覆有一層樹膠般的薄膜,直徑9公分左右,比棒球還要大。1982年在日本解剖一條雌腔棘魚,從這件標本中取出了大約30顆比這個小一點而呈粉紅色的卵,直徑最大的只有4公分半。這些卵全都未受精。腔棘魚的卵在卵巢中要經過一段很長的時間才會變大,受精卵在雌魚體內受到保護與孵育。1975年國贈給紐約自然史博物館一條腔棘魚標本,解剖時發現卵管中有五條小魚兒,這些魚兒全都超過30公分,小魚兒腹部都還帶有一個很大的卵囊。目前為止所捕獲的個體中,含有身長大約40到60公分、鰭和眼都很大的幼魚數量非常少。因為雌腔棘魚在交配及生小魚過程會潛入深達一千米以上,而那是目前無法用科學儀器去拍攝的深度。因此腔棘魚究竟是什麼時候才演化出卵胎生這種生殖方式,至今仍不清楚。

      腔棘魚覆於體表的鱗,具有各種形狀。體側的鱗片最厚最大,長達五公分,靠近鰭和魚尾部份的鱗片就小得多。鱗片的形狀富變化,使牠的身體可以有效率的移動。鱗可以分為兩部份:顯露於體表的密被小棘部份,以及有同心圓狀年輪而與別的鱗相疊的部份,相疊部份的面積非常大。新鮮的鱗,呈現帶綠的暗褐色,鱗片上的斑紋部份則呈現粉紅等顏色,腹側及胸鰭還帶有金屬般的光澤鱗有細棘,因此要是不小心觸碰到腔棘魚的話,就會受傷,棘在背鰭周圍和尾巴附近尤其顯著。用掃描行電子顯微鏡來觀察,可以看到像貓爪般尖銳的棘。這種棘究竟具有什麼樣的功能,現在我們還不得而知。排列於體側的大鱗片厚而堅固,但棘並不怎麼尖銳。常動的鰭覆有細鱗,棘的樣子看起來頗有立體感,鱗表面的蜘蛛網狀物是鱗片的污垢(掃瞄式電子顯微鏡)。

      把鰓蓋打開來,便可看到四對鰓弧,心臟在鰓弧的下方。跟腦一樣被一層厚厚的膠質包覆的心臟,不但小得可憐,構造也很簡單。第一次解剖全長175公分的腔棘魚標本,心臟只有45公克;第二次解剖全長110公分的標本,心臟更小,才15公克多一點而已。腔棘魚的心臟跟其他魚類一樣,有一個心房一個心室,很接近心臟的原型。跟哺乳動物二心房和二心室的精巧心臟比起來,腔棘魚要把血液充分運送到體內各器官以供應龐大身體的養分,心臟似乎顯得過於弱小。【資料來源:虛空論壇】

      近年在坦尚尼亞沿海又抓到了約30條腔棘魚。專家認為這可能是由於淺海漁獲日益稀少,迫使漁夫往深海撒網,進而捕獲到這些存活在深海的魚類。在過去的20年裡,過度捕撈的現象愈演愈烈,許多漁民至今還在使用炸藥炸魚,遭到破壞的珊瑚礁不知要多久才能恢復!另外,船隻對海水造成的污染也使整個海洋生態系統遭到了嚴重破壞。種種因素會不會使腔棘魚數量逐漸減少甚至滅絕,這已經成為許多科學家關注的問題。如果說,生活在深海中的腔棘魚真的能夠幫助我們解開生物進化的謎團,那麼人類必須採取有效措施,不讓這個存在了4億年的古老魚類在我們這個時代滅絕!


腔棘魚影片--Meme教學與反省


香屍謎案:美貌木乃伊疑似香妃

【資料來源: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2001年3月的一天,在安徽碭山縣的建築工地,挖出一口紅漆大棺材。棺蓋打開後,一股奇異的香氣撲面而來,棺材裏躺著的,居然是一個身著代一品官服的女屍!她容貌秀美,體有奇香,頸部卻帶著一個T 形傷口!這個女子究竟是誰?屍身為何歷經百年而不腐?沒有墓碑,文物被搶,碭山女屍身份一時無從查證。幾件被公安追回的隨葬品成為解開謎團的重要線索,通過專家鑒定,隨葬品上的神秘符號代表的是對死者的祝福。那麼,是誰如此煞費苦心地將這個女子的屍體保存得如此完好?而她頸部的致命傷口又是從何而來呢?甚至有人認為她也許就是傳說中被太后賜死的香妃       

                  

        一具在地下埋藏了上百年的女屍,不但不腐不爛,而且肌膚白皙、富有彈性,四肢的關節都能活動,甚至連嘴唇上的胭脂、指甲上的蔻丹都保持著鮮艷的顏色,讓人感到驚訝!可是這樣一具罕見的濕,如今肌膚灰暗、全身乾癟、頭髮稀疏、表情痛苦,嘴唇的的皮膚已經不復存在,牙齒也幾乎脫落殆盡!因為沒有得到保護,外觀已經變得面目全非!唯一能讓人感覺到她生前的美麗與雍容的地方,只有這歷經百年卻依然纖長的手指與精心暈染的紅指甲【右圖】。曾經為馬王堆女屍製作過復原畫像的中國刑警學院的趙成文教授,給碭山女屍進行面相復原。下圖就是教授利用電腦技術復原出的碭山女屍二十五六歲時的模樣:眉清目秀,姿色動人!

        女屍身高161cm左右,身材修長,體型勻稱,裹著一對名副其實的三寸金蓮,是漢族女子。從她不凡的裝束(頭戴黑色葬帽,外套長衫,長衫上縫著清代只有一品武官才能佩戴的麒麟補子,內罩錦緞短襖,短襖正中織著一個巨大的蟒紋圖案!)和幾件被公安追回的純金飾品上,這個女子的身份,幾乎可以肯定地說是一位一品誥命夫人然而這個被三重棺槨厚葬的女子卻沒有墓碑,當地史料也找不到關於她的任何記載,她的身份是一個謎!更為蹊蹺的是,經過5年多的防腐保存,女屍的胸部已經塌陷,而腹部卻依然隆起。

        解剖屍體,可以幫助我們更了解濕屍不腐的奧秘!可是這樣做,勢必要對女屍的外觀造成一定破壞,僅僅是為了證實人們的一個猜測,值得嗎?事實上,當初馬王堆女屍出土後也經過了醫學專家的解剖。為了儘量保護女屍的外觀,醫務人員決定以這道皺褶作為解剖的切口。女屍的腹部打開了,可是並沒有胎兒的影子!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堆腸子!摸不到子宮,說明它沒有增大的跡象,沒有懷孕。原來,隆起的這個弧形是她的腰椎。這具女屍因為腰椎前凸的弧度較大,才使腹部看上去較為隆起。

        透過織物的紋樣、工藝特色以及裝飾方法的辨別,這應是雍正時期典型的裝飾方法。按照這種說法,雍正在位不過十三年的時間,女屍顯然是在此期間死亡、埋葬的。照此計算,她已經在地下埋葬了270年左右的時間,卻依然能保存得如此完好,實屬不易!                

        女屍一出土,隨葬品馬上被席捲一空!罕見的女屍就這樣被露天丟棄了近一天一夜,很快風乾、變色,以至於完全失去了出土時的模樣!更讓人痛心的是,女屍在出土時居然沒有留下一張照片,以至於我們始終無法得知她的準確樣貌!女屍出土時的埋葬深度是地下四米左右,這裡的溫濕度幾乎常年恒定,女屍的棺材為上好的楠木整板做成,嚴絲合縫,並刷著厚厚的油漆,密封效果非常好。女屍身下墊著具有防腐作用的中藥材,與外界完全隔絕。很快,棺內殘存的少量氧氣也被不斷繁殖的微生物消耗光了,於是,這裡形成了真空狀態,屍體的一切變化也都在那一刻停止了!而女屍之所以能夠安然長眠,還得益於她棺材外面那兩層用桐油浸泡過的柏木做成的套棺,它們被稱之為。人們發現,在女屍的棺、槨和泥土之間還填滿了一種可以防水保溫的白膏泥(白膏泥是用糯米汁調和石灰製成的),而這在馬王堆女屍的墓葬中也被發現過。

        女屍結腸內還有殘存的消化物,表示去世前能正常進食;出土時肌膚白皙豐滿,顯然,這個女子不像是死於某種慢性消耗性疾病,她的死因很有可能是某種突如其來的原因!而這個原因究竟是急性發作的疾病,還是致命的外傷呢?傷口究竟是怎樣形成的?如果是生前造成的,那麼能夠造成這樣一個橫向13釐米、切斷了頸部動脈,縱向9釐米、切開了氣管的傷口,顯然不會是自殺,而是他殺!如果是有人在她死後所為,那麼將一具屍體的頸部切成這樣,又是為了什麼呢?原來,人活著的時候受外傷,因為皮膚有彈性,會形成一定牽拉,因此傷口邊緣是向外翻的,尤其是在人的頸部,因為頸部上面有一塊肌肉叫做頸擴肌,拉力是向上的,如果有橫向將它切斷,那麼,切口一定會翻開。而女屍頸部的傷口邊緣能夠如此整齊,顯然是在她死後形成的!

        2001年3月的那個下午,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的人們終於打開了女屍的棺蓋,然而對罕見女屍的好奇並沒有持續,他們就把貪婪的雙手伸向了女屍身旁陪葬的金銀珠寶……搶奪一翻後,女屍被棄屍荒野。可是,有人還不甘心,趁著夜幕,他們再次帶著工具來到現場,肆無忌憚地撬開女屍的嘴巴、割開女屍的喉嚨,試圖最後尋找含在口內的珠寶!就這樣,一個無辜的女子,就這樣失去了人們煞費苦心為她保持了二百七十年的美麗容顏!

        如今,這痛苦的表情永遠凝固在了她的臉上,似乎有萬般的悲哀和無奈,這裡真的是她苦苦思念的家鄉嗎?這對她伸出無情黑手的,真的是她的子孫後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