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課--烹飪

     七年級下週隔宿露營,因為有同學怕野炊時不會煮,餓死,也因為生物課段考前有進了一些新進度,所以就打算安排兩節連著的生物課,讓他們進家政教室煮菜…。

     從『開始計畫』就很煩惱!因為【據說】東興國中學生『這些年來』『很少』進烹飪教室。所以,當生物科課程安排確認ok後,就去總務處詢問是否可借用烹飪教室。幸好,上面那些話純屬虛構!於是,心中略作規劃後,就利用空餘時間設計好學習單。為了顧及隔宿露營活動,所以直接以他們野炊的組別為原則。各組設計一道料理,確認菜色不重複後,就利用課堂時間,說明每一道菜的大致料理方式。再利用週五下午領域時間,先借了鑰匙去『整理』環境、確認設備,果真…荒廢許久!…

     做好評分表、預做流程安排、提醒學生各項細節後,就開始逐步進行了…。星期三、四,一共有四個班進烹飪教室,當然,各班組成份子不同,狀況也會有異!不過,大致上順利完成!不過,我還是感覺自己是搬石頭砸腳!怎麼說呢?烹飪教室實驗室電腦教室,因為危險性較大狀況比較多,所以需要做更充分的流程規劃安排學習單、甚至是另類自編教材,所以,對絕大多數教師而言,在『普通教室』內上課是最easy的,畢竟輕鬆多了!

     有兩位不同班級同學課後在我留言板中留言,以下摘錄部份內容:

『老師,今天的家政課真好玩耶!我突然發現我還滿會煮飯的!(自誇中)…』

『老師壓~班導叫我們一定要好好的向您道謝!因為您用心良苦…冒險讓我們進烹飪教!!每天最期待的課總是生物課!因為老師上課很有趣,不會覺得枯燥乏味!…好希望2.3年級之後也能像現在一樣..在老師的網誌上問很多生物的問題,老師也會一一的詳細回答!對大家都很好!!!所以現在要更珍惜每一次的生物課!!(真的好希望老師以後都能教我們哪!!)(泣....)…』



以下為各班上課寫真:

718:
當天我相機忘了充電,幸好班長有帶,以下照片來自這裡,可惜727就沒有照片資料了! 

 

 

 

 

 

 

  

 





   



728:以下照片放在這裡











723:







716:

























藻類的分類(1)

藻類分類的依據:(奇摩知識+ )


1.細胞內參與光合作用之色素種類


2.細胞壁成分


3.儲存之多醣類物質


4.鞭毛數目鞭毛著生位置


5.細胞及細胞構造特徵、細胞分化情形


6.藻體生長型式、分枝固著器型式外部形態


7.孢子囊種類、果胞枝囊果等特徵


8.生態環境


9.生活史生殖方式


10.DNA定序


藻類涵蓋了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3個界:


1.原核生物界藍綠藻原核綠藻


2.原生生物界:裸藻門、甲藻隱藻門、金黃藻紅藻門、綠藻門和褐藻門。


3.植物界:輪藻門。


大型藻者一般僅有紅藻門、綠藻門和褐藻門等為大型肉眼可顯而易見之固著性藻類。此類大型藻幾乎99%以上之種類棲息於海水環境中,故大型藻多以海藻稱之。另外有些肉眼可見的固著性藍綠藻和少數之矽藻嚴格而言應該亦屬於大型藻的範圍。


藻類共分十門,基本上,含葉綠素最多,使外觀呈綠色者,屬綠藻門;藻紅素較多,外觀偏紅者,屬紅藻。以下連結可見各門所含色素等分類依據的更詳細說明:

藻類的分類系統


台灣海藻資訊網


台灣之大型海藻約有490(藍綠藻8種,綠藻120種,褐藻100種,紅藻270)




單細胞藻類

1.裸藻門(Euglenophyta):眼蟲不具細胞壁、有葉綠素a,多為海水產(60%)眼蟲通常生活於池塘或水溝,形成一片綠色水面。在水中可做眼蟲運動,即藉體前端的鞭毛擺動及身體扭曲而運動。其個體呈梨形,前端稍鈍,後端逐漸尖細,一般最易觀察的有:紅色眼點一個,位於體前方,含有胡蘿蔔素,具有感光作用。葉綠體卵圓形綠色,多個,分布於整個細胞質中,含有葉綠素行光合作用。澱粉體一顆,在細胞質中有顆亮亮的,比葉綠體要小,可儲存澱粉。細胞核一個,位於蟲體之中央,呈圓形。



眼蟲:下方閃動的構造是『鞭毛』。



2.金黃藻門(Chrysophyta)或矽藻門(Bacillariophyta):矽藻。體內具有多量的胡蘿蔔素和葉黃素,掩蓋了葉綠素ace,所以外表看起來呈金黃色,一般生活在池水、海水或土壤中。其正面觀呈楔形或長方形;側面觀可見其細胞壁是上下二半嵌合而成,一大一小似盒子,主要由矽質(佔95﹪)組成,此外還可見到壁上有多種花紋,可作為分類上之輔助根據。矽藻會作輕微的滑形運動,可能是本身原生質流動與外面液體起了摩擦,或分泌黏液的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反所造成的。


矽藻:中央『金黃色』的藻類。


3.藻門(Pyrrhophyta):渦鞭毛藻(dinoflagellates)(如下圖夜光蟲),某些為赤潮種類,93%海水產。[圖片來源]有的亦可生活在汽水中、雪地或寄生在魚體內,或與腔腸動物軟動物、原生動物共生,但多成浮游生活,是魚、貝類重要食餌。通常生活於海水中,細胞核一個位於橫溝中間。個體細胞的中央有一條環繞整個細胞橫溝的鞭毛,另一條鞭毛由縱溝伸出,此二鞭毛不等長,故又稱為雙鞭毛藻;細胞壁是由整齊的小片鑲嵌成美麗的圖案;體外多被有纖維素的膜殼,膜殼上有花紋,呈現美麗彫刻,有的還具有羽狀或角狀之突起,形如披上盔甲之戰士,故有「甲藻」之名。鞭毛運動時,藻體常作迴旋運動,使水呈旋渦狀,故又有「渦鞭毛藻」之稱。繁殖則以無性生殖為主,行細胞縱向分裂或產生游孢子囊。甲藻藻體多呈暗紅色或褐色。



渦鞭毛藻:左方可見到『鞭毛』。






多細胞藻類

4.藍綠藻門(Cyanophyta):部分為大型海藻(8),淡水產為多。[下圖 棋盤藻 來源]

是所有藻類中最原始、最簡單的一群,沒有細胞核,也沒有其他胞器。大多數呈藍綠色,這是因為體內含有葉綠素與藻藍素,由於還含有藻紅素,常因個體老幼、生理狀況及環境光質不同而呈紅、黃、綠、褐、黑等豐富多變的顏色,也因此較其他生物更能有效利用光源以適應環境。體外普遍具有一層黏滑的膠質鞘,可保護藍藻生長在不良的環境,忍受高溫、冰凍、缺氧、乾涸及高鹽度。
藍綠藻沒有有性生殖,其主要靠細胞直接分裂來增殖。有些絲狀體則利用中空死細胞,由此斷裂成數段,以增加數量。有些可生成異型細胞或厚壁孢子
(為一種內生孢子),可儲藏養分或由此萌芽產生新個體。異型細胞具有固氮機制,可吸收空氣中游離氮轉化為有機物,增加土壤肥力。異型細胞的數量、位置常是藍藻分類的重要特徵。

[
左圖 藍球藻 來源]



5.原綠藻門(Prochlorophyta):含葉綠素ab,β-胡蘿蔔素,玉米黃素。海生。
[原綠藻--圖片來源]



可再生能源

     所有的能源,除了核能地熱之外,幾乎都可說是廣義的太陽能,都是源自太陽照射的能量。風力水力是地球吸收能量後導致的位能和動能變化太陽能電池直接將光能轉化成電能石化能源是數百萬年以前動、植物所固定下來的太陽能生質能源,則是源源不斷地直接由植物所固定下來的太陽能,故生質能源又稱為液態的太陽能

     未來的能源形式應該是相當多元的,因為太陽能的總量雖高,但能源密度低,要有效地收集不太容易,目前尚不能找到一種通用的收集方法。每個地區有其獨特的條件來生產合適的可再生能源,各種可再生的能源也各有其合適的應用方向。例如,在適合的地區設置風車,利用風力發電生化柴油因單位熱值高、輸出能量大,特別適用於大型機具和重型車輛上;另一種生化燃料──酒精則適用於小型汽車。

     不致使地球溫室效應惡化的可再生能源,可以粗分成無碳能源生質能源兩種。無碳能源透過風力、水力或太陽能發電,整個過程中沒有碳原子的參與,自然就沒有CO2 的排放。而生質能源生化柴油和酒精等,植物在生長的過程中吸收CO2轉化成生質能源,使用後所排放的CO2不會超過植物生長時所吸收的CO2。故使用生質能源的CO2淨排放量為零

     生質能源最大的優點是
永不耗竭。以生化柴油為例,只要有種子、適合的氣候和土地,就可以不斷地種植油脂作物,不斷地有新的天然油脂生產,再轉化成新的生化柴油。除此之外,生質能源的另一個重要特性是碳的循環。 

     目前人類所依賴的石化燃料,如石油、煤、天然氣等,由於工業革命後開始大量燃燒、使用,所以蘊藏量正迅速地減少。石化燃料總有用完的一天 :估計2010年時,中東以外的油田將開採完畢,到2040年時,全球大型油田將全數開採殆盡,而開發小型油田將大幅提高油品的成本。 未來,伴隨內燃機持續增加,石油消耗量必然會大幅提升,故燃油價格的飆漲是可以預期的,對於全球經濟所造成的衝擊亦在所難免。此外,平均每部內燃機每燃燒 3.8 公升汽油,便會排放 10 公斤CO2。CO2與甲烷等氣體使地球溫室效應愈來愈嚴重已是不爭的事實。加上熱帶雨林正以每小時一個足球場面積的速率快速消失溫室效應對地球未來生態的影響是相當嚴重的。 1997年所達成的有關抑制地球暖化的聯合國「京都議定書,協議今後各國的CO2排放量要逐步縮減,使得新替代能源方案紛紛轉向核能與風力發電其他低排放溫室氣體的能源。 

     在石化能源即將耗盡,二氧化碳排放量日益受到限制的情況下,兼具永續與環保的生化柴油遂受到重視。相較於其他能源,生化柴油的原料來自植物,具有可再生的特色。植物在生長過程中,可以固定空氣中的CO2作為碳源,兼有再生能源及減廢的優點。生化柴油除具備可再生特色之外,由於所含雜質少,且燃燒後所產生的微細固體顆粒量低,既可降低空氣污染,又能保護、延長內燃機的引擎壽命

     植物油脂在人類生活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不僅供給人類營養、改善膳食口感,更提供潤滑效果。一般「油脂」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酸與甘油。黃豆、油棕櫚、油菜籽、向日葵籽、棉花籽與花生等六種作物的產油脂能力都很高,產量占全世界植物油脂的百分之84。植物所產油脂約有百分之九十是供人類食用,僅有約百分之十應用於非食用品。雖然油脂作物含油脂量高,但由於可耕作土地及年收成次數有限,近年來紛紛改以微生物生產油脂

     美國國家能源署在1978年開始進行一項由綠藻生產生化柴油的能源計畫,研發出由綠藻萃取油脂轉化成生化柴油的製程。藻類可累積油脂高達菌體乾重的百分之六十,且這些油脂大部分是三酸甘油脂,能夠藉由觸媒轉化成生化柴油。藻類與細菌可說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早在距今31億年前即出現,靠其強韌的生命力不斷繁衍至今。藻類是生態系食物鏈的起始點,可以直接以太陽能作為能源,吸收環境中的碳源並釋出氧氣到水中。單細胞的藻類對太陽能的應用效率較其他榖類植物來得高,而且生長迅速,這些優點使得藻類細胞在固定二氧化碳與利用太陽能方面具有相當大的潛力。除藍綠藻外,藻類多屬於真核細胞,擁有葉綠素及細胞壁。一般藻類大多是幾微米大小的單細胞生物,使用顯微鏡即可觀察到。綠藻的種類並不亞於細菌,目前已知全世界約有三萬多種藻類,然而尚未發現的應在已發現的十倍以上。依據藻類形態、生長方式、色素等的不同,可以分成藍綠藻、甲藻、綠藻、黃金藻、輪藻、褐藻、裸藻及紅藻等八個植物門。

     藻類的油脂生產具有使用太陽能及不與現有耕地競爭的優點,故有學者提出以綠藻生產三酸甘油脂,作為生化柴油原料來源的構想。也有學者提出將發電廠產生的廢氣通入藻類培養池,藉由藻類行光合作用,把廢氣裡的CO2固定下來變成油脂,然後再將藻類體內的油脂轉換成燃油來用。如此,便能達到減廢並循環再利用的目的。

     為提高反應器的表面積對體積的比值,也有學者提出以光纖作為光源,並大幅改變反應器結構與光照方式。藉由將光纖插入反應器增加透光面積並均勻有效地分散光線,使更多細胞能接受到足夠的光線,提高光線的利用效率。在現今能源及資源逐漸枯竭與生態環境保護考量之下,生質能源的重要性已不言可喻,生質能源的開發亦勢在必行。目前,國內對於生質能源的概念仍在起步的階段,希望往後能開拓這個領域,並發展生質能源的應用技術。[資料來源:科普知識]


根瘤菌

     若只是考慮淨重,在植物體是第四多的營養元素,是蛋白質、氨基酸、荷爾蒙葉綠素中的重要成份。如果人或植物的體內,沒有了氮,那…缺了蛋白質,沒有了酵素 ,別說無法行光合作用取得能量,連呼吸作用都無法進行,可見在動植物體內的重要性!

     大部分的植物從土壤中吸收銨根離子或是NO3-型式的氮。不過這些型式的氮在土壤中是有限的,所以植物必須以大量的能量耗費來取得這一些養份(主動運輸等)。對於植物來說,他們要找一些方法,來節省這些能量的開銷,因為若有更節省能量的方法,這一個物種將會得到更大的生存優勢。

     由於原核生物的體內具有固氮酵素,所以可以行固氮反應,反觀真核植物,演化時失去了這一個本來有的酵素,至於為什麼會失去?因為這一種固氮酵素,在有氧氣的環境下,他的半生期會大幅縮短(短到30 秒),但是植物體本身要行呼吸作用,也得行光合作用,這兩種作用都跟氧有關,一個需要氧,一個釋出氧,然而固氮酵素一定要遠離氧(厭氧菌),所以矛盾就產生了。在這一種情況下,高等植物縱然在演化上有了優勢,但是由於演化成非氧不可,所以縱然原始植物的體內基因具有製造固氮酵素的片段,卻也因為製造出來只是浪費自己體內的能量,於是演化的趨勢再度讓植物選擇了:不要製造浪費品。這就是為什麼現在真核植物不能自己固氮的原因,而根瘤等特殊的方法來取得氮化物。而原核生物也產生了分歧:為了要避免與氧接觸,於是一部份就成為自由存在在大自然的無氧區,成為厭氧菌;一部份則與植物有了共生關係

 

    
宿主(豆科植物)的根毛尖端會釋出類黃酮(flavonoids)來吸引根瘤菌,而根瘤菌也會放出某化學物質來回應,這時根毛便會將根瘤菌包起來。到了感染的末期,根瘤菌已經進入了根部皮層,慢慢繼續增殖,最後在根部形成《的樣子,這就是根瘤。植物的維管束靠近根瘤,一方面供給根瘤菌養份,自己也可以得到有機氮
根瘤菌得到葡萄糖,植物體得到氮化物。於是,根瘤菌與宿主建立了互利共生關係。[參考資料來源:師大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