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級外來種害草(1)

世界級外來種害草,台灣有哪些? 

香附子、紫莖澤蘭(飛機草)、布袋蓮(水葫蘆、鳳眼蓮)、小花蔓澤蘭(
薇甘菊)、空心蓮子草、豚草、互花米草、加拿大一枝黃花、馬纓丹、美洲商陸、葛藤、千屈菜(水柳,紫色瘟疫)…。
[以下圖片皆來自網路]



      香附子(Cyperus rotundus),又稱雷公草、莎草、梭梭草、鬍子草、香鬍子、香附、回頭青、田頭草、莎草根、續根草、三梭草、野韭菜等,是一種多年生莎草科雜草,位居世界十大惡性雜草之首多年生草本,約20~50公分高。匍匐根莖細長,先端形成橢圓形球莖,於地下蔓延,新球莖白色,老球莖則呈深褐色。稈三稜形。葉由莖基部長出,線形,先端尖。苞片2-3枚,葉狀。聚繖花序,具3-10個輻射枝,小穗紫紅或紅棕色。小堅果倒卵形,有三稜,黑褐色。

     原產於印度,廣佈於熱帶及亞熱帶,被報導發生危害之作物有52種,分佈在92個國家。本省平地及低海拔山區均有其蹤跡,常見於非耕地、農地、路邊、草坪等地,甚至在柏油路面有一點縫隙,香附子就可在其間發芽。

     香附子為世界性植物,生命力之強盛,似乎沒有其他植物能出其右。不耐遮蔭,在重密的葉片遮蓋下,香附子會黃化或停止生長。因為香附子葉片呈線形,屬單子葉植物,多數人將之歸類於「尖葉草」,以藥劑防治的觀點應將之區分為「莎草」,與「禾草」有別。香附子位居草坪主要十種雜草中第五名,
但相對覆蓋率不高,由於以營養器官繁殖、生長快速及耐割剪等特性,在草坪管理上極為困難。

      香附子靠球莖繁殖,其種子不易萌芽;新植株大多萌發於春季,夏季開花,地下部則於冬季枯萎;球莖具休眠性,遇到不適合的環境,休眠期可長達7年,低於20℃時球莖萌芽受抑制且植株生長緩慢。報導中指出一個球莖在一年後可長出600個植株;曾經在一立方公尺的田土中挖出5
萬多個球莖。

     香附子穿插生長於本草中,不能以機械剪草及人力予以有效防除。在大面積草坪上,此種雜草防治之困難度頗高。萌前除草劑對深埋在土中的球莖防治有限,應避免經由移植或補植進入草坪的球莖。
必須經過數次的施藥才可控制其族群發生的比例。

     香附子可食用:將球莖大量蒐集後洗淨,以水煮熟,便可剝皮蘸調味料食用,也可和牛筋、牛腩或排骨、豬腳共燉,吃起來不但滋味絕佳,還有滋補的效果。球莖全年可採,全草春、夏、秋三季採集。採後去雜質,洗淨,鮮用或曬乾備用。具疏肝理氣、調經止痛、除熱消痞之功效。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雜草學會]


布袋蓮(Eichhornia crassipes(Mart.)Solms, water-hyacinth),又名水芋、大水萍、水浮蓮、水葫蘆、鳳眼連等,屬久雨花科。原產於南美亞馬遜河流域。為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之主要水生有害植物,廣佈於南北緯45度間之沼澤、河川、排灌水渠、水庫等水域。布袋蓮因其妖嬈妍麗之花色花形被人引進各國,而其漂浮或水底著生的適應力、對不利環境的容忍力、營養及種子雙重之繁殖力、極高生物質量之增長力、及優越競爭力等特性,且其天敵未被同時引入和當地氣候環境之適宜,現今成為世界十大害草之一。本省布袋蓮發生面積主要在宜蘭台中彰化雲林嘉義台南高雄屏東等八縣,每年最高支付防治費用達一億一佰三十多萬元,可見其為害及每年重覆防治之經濟損失及嚴重性

     布袋蓮根長可達一公尺,纏繞而生,黑、褐色或半透明。莖短綠色,肉質。葉繞莖而生,新株可由匍匐莖抽出或種子繁殖之。一般葉長5-15公分,若於高優養化水域則可達30-45公分,葉片心型,葉柄中部多膨脹成囊球狀。長、中、短柱型之穗狀花序,自蓮座葉簇中央抽出,著生5-30朵六辮紫、青或白色之花冠。蒴果皺摺三室,每室有種子多粒。布袋蓮為多年生浮或淺水固著生植物,於溝渠等水域中經常聚生而成群塊。每年春季由殘株或種子發芽,3-8月間達營養生殖及群聚生物質量之旺期,常覆蓋全部水域。本省花期於秋末冬初(9-11月),蒴果在11-12月初成熟,落水漂浮散播或埋於土中越冬。種子壽命長達二十年。 

     布袋蓮經濟為害涵蓋:(1)造成灌溉渠、排水渠、水道、水庫及發電廠進水口與水閘門之阻塞,或因水道排放水、造成大量布袋蓮群塊之排放,雖然布袋蓮在海水中無法生存,但該等群塊流入河口養殖區後,常與養殖圍網等設施糾纏,造成養殖業損失。(2)降低水道休閒利用價值。(3)排除其他野生動植物及改變生態環境。(4)造成水質缺氧。(5)可造成較正常水域高達2-8倍之呼吸蒸散作用力,造成水資源之額外耗損。(6)提供病媒昆蟲等繁殖與保護棲所

     布袋蓮利用價值及優點:(1)繁殖力極高,能吸收水中大量之養份及重金屬,具減輕水質優養化作用,為淨水、污水處理時之優良植物。 (2)其快速覆蓋的特性,能免除或減輕污水池或聚糞池等惡臭之揚逸。(3)供作動物(豬、鴨等)之飼料與水禽及許多無脊椎動物之食物。(4)供製有機肥。(5)為園藝觀賞植物。及(6)提供魚苗等水生動物之遮避所

     布袋蓮之非生物防治:全世界防治布袋蓮之已知及採用較普遍之方法有化學藥劑防治法人力及機械防治法等。袋蓮之生物防治:主要天敵種類有八種鞘翅目、八種鱗翅目、一種雙翅目、八種直翅目昆蟲、六種植食楠、21種病原菌、二種淡水魚類、一種海象,一種軟體動物及一種水生植物。其中成效最卓著之昆蟲天敵有三種生物防治布袋蓮研究工作肇始於1960年美國,今日已有18個國家釋放一種或數種天敵防治布袋蓮,獲得完全或顯著成功之效果。該等主要之防治成功原因包括:

(1)自布袋蓮原產地發現後,可成功飼育大量天敵,提供引進國家所需之蟲源

(2)該等天敵除布袋蓮外均無法存活、繁殖或完成世代於其他植物

(3)往昔釋放天敵結果証實,該等天敵能有效壓抑布袋蓮族群之生物質量增長能力。 

(4)天敵成蟲或蛹可長途運輸、易於包裝、飼養設施簡易、檢疫設施要求條件不高

(5)經20年多國多區之釋放迄未發現有轉食為害其他作物之報導,安全性已無可慮

(6)二種或三種天敵同時釋放防治布袋蓮時,有互補之效果,且種間有共同一生態職位之能力

     經三十年來之研究、利用釋放布袋蓮天敵,在引進釋放該等天敵之國家,均易獲得該等蟲源作為研究及釋放材料,以令致研究防治成本降低,縮短運輸時間,提昇天敵存活及防治成功機率。因此我們可預期受布袋蓮侵入地區或國家之生物防治具有極高的成功率,值得鼓勵與推廣。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雜草協會] 

      紫莖澤蘭滇池周邊發現一種開著白色花朵的植物在快速地生長蔓延。這種植物就是被人們稱為『綠色殺手』、『牛羊天敵』、『破壞草』的紫莖澤蘭,在首批外來入侵物種的名單中排名第一,具有極快蔓延速度,對本土植物具有滅絕性危害。台灣 2001年前後出現,由中部地區往南北擴散;並且已遍佈金門地區。

 紫莖澤蘭,俗名飛機草、破壞草、貓腥草、假臭草
多年生草本,植株高30~ 150cm,葉對生,卵形至橢圓形,葉緣鋸齒狀。頭花 1~ 1.5cm,單一筒狀小花,花冠紫色偶有近白色。瘦果黑色紡錘狀,冠毛白至黃褐色,柔細。有一股淡淡的氣味。密密麻麻的一大片連在一起,有的長得比人還高。昆明市民習慣稱飛機草,屬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或亞灌木。原產美洲墨西哥,因其莖和葉柄呈紫色,故名紫莖澤蘭。適應能力極強,荒坡隙地,甚至石縫和樓頂上都能生長。侵占農田、林地,與農作物和林木爭水、肥、陽光和空間,能分泌化感物排擠鄰近植物;堵塞水渠,阻礙交通;全株有毒種子上面有很多細毛,帶冠毛的種子和花粉能引起馬屬動物哮喘病,尤其是種子上帶鉤的纖毛被牲畜吸入後直接往氣管和肺部鑽,引起牲畜組織壞死和死亡;用紫莖澤蘭的莖葉墊圈或下田作肥,會引起牲畜蹄子腐爛、人的手腳皮膚發炎。[資料來源:sina全球新聞]

     紫莖澤蘭對林業和農業造成的危害也相當大:會使幼樹衰弱甚至死亡、使經濟林效益下降、入侵田邊地埂,與莊稼爭水、爭肥、爭陽光,造成入侵田塊減產。另外,紫莖澤蘭入侵120天後,導致土壤肥力嚴重下降,土地嚴重退化。

     藿香薊紫花藿香薊歸化台灣已近百年,兩種都被納入民間草藥,用來治療感冒發燒。近幾年紫花藿香薊野地生存空間減少,被同樣是熱帶美洲的歸化菊科野草紫莖澤蘭(貓腥草)取代。[圖片及資料來源:
Hsu的部落格]



瘦果(種子)上的冠毛
藿香薊是鱗片狀,先端有芒尖;貓腥草冠毛黃褐色、稍柔細。

葉緣:藿香薊小鋸齒狀,貓腥草為鋸齒狀;但植物的葉子變化大,光看葉緣有時不好界定,但沒有瘦果時只好如此判斷。

註:飛機草,就我以前的認知,指的是Michael 四處走走下方的照片植物--昭和草。



3 則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