鱟的生殖

(Limulidae科),又名馬蹄蟹鋼盔魚夫妻魚,被譽為活化石[右圖:自攝]

鱟生長得不算快,它們須要脫16次皮,經過9到12年的時間才達到成熟。人類一直就將鱟當作食物,它們的肉、生殖腺和卵都可食用。但是它們的血液中含銅量過高,所以多食會中毒。
每當春夏季鱟的繁殖季節,雌雄一旦結為夫妻,便形影不離,肥大的雌鱟常馱著瘦小的丈夫蹣跚而行。此時捉到一隻鱟,提起來便是一對,故鱟享“海底鴛鴦”之美稱。[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鱟的一生都是在淺水海域。成鱟主要生長於水深20~30公尺的沿岸沙質海域,於夏季農曆六至八月上到高潮線附近的沙地產卵。孵化後的二齡以上小鱟,則活動於潮間帶的泥灘地,每脫一次殼身體就長大一點,直到十年以上才具有繁殖能力……[資料來源:金門國家公園論文集]

鱟居住於沙質淺水海域,畫伏夜出,常爬行或潛行於泥沙中。它的棲息地點與年齡有闕,通常幼體生活於沙灘,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游向近海。鱟於冬天時會遷徙至較深的海域,直到來年春天水溫升高時,再遷往淺水域覓食及產卵。鱟為雜食動物,吃食軟體、環節、腕足、腔腸動物,以及多毛類、星蟲等,同時也吃有機碎屑和藻類。鱟的循環系統很發達。近年來醫學上發現用鱟血液製成試劑,可供檢驗內毒素的存在與否,是一種簡易、靈敏、快速、可靠的方法,各國紛紛把它應用於醫學、藥學,還有罐頭和食品的檢驗上。

分布於中國沿海的鱟於每年4~5月向淺海移動進行生殖洄游,在朔月或滿月的大潮來臨時,成對的鱟即靠近陸岸潮問帶附近,選擇氧氣充足,通風良好,以及能夠充分受到太陽熱的地方掘沙產卵,體外受精,受精卵就在此種天然的孵卵場裡孵化。第一年夏天受精、孵化的中國鱟,到第二年夏天會連續蛻三次皮,第三年夏天蛻二次皮,第四年之後每年的夏天都會再蛻一次皮;如此雄鱟與雌鱟分別要到第13及第14年始達性成熟。目前鱟的人工受精技術已經很完備,健康的卵受精成功率幾乎可達100%。

鱟的成長慢,生活史長,需經十多次蛻皮才能長成成體;而其在製備醫學檢驗試劑和在神經生理、生化與演化的研究地位上,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對人類貢獻良多。鱟的資源量在臺灣已漸趨稀少,又會受到污染及棲地破壞的威脅,因此如何及早採取行動保護現有族群,防止棲地被無規畫、無限制地破壞利用,以及開始人工養殖技術的研究、推廣生態保育教育等,就顯得格外重要。

分布於中國沿海的鱟於每年11月開始由淺海游向深水區越冬,翌年4~5月再向淺海移動進行生殖迴游。鱟的生殖行為和月亮週期、潮高及日照有關,其中視覺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因為雄鱟能夠利用視覺找到雌鱟。在春夏朔月或滿月的大潮來臨時,成對的鱟即靠近陸岸潮間帶附近,雌鱟用胸肢挖掘底沙成穴,每穴深約6~11公分,於是沙中的空氣就變成小氣泡出現於水面,然後雌鱟會將自己埋進沙中產卵,接著雄鱟用它第一對步行足抓住雌鱟背甲的後緣,隨即排精於卵上實施體外受精。穴中的卵常覆有2公分厚的泥沙層,埋卵的地方除大潮外不會受到水浸,具備了氧氣充足,通風良好,以及能夠充分受到太陽熱照的條件,卵就在這種天然的孵卵場裡孵化。通常每穴產卵lOO~630粒,最多可達1OOO餘粒,卵呈淡黃色,圓球形,卵徑約4毫米。雌鱟卵巢內通常有10OOO~15OO0個卵,若以每處平均產卵500個來算,則至少要產20~30處;又鱟一晚可產卵4~5處,所以其餘的卵是在同一次大潮期間內每晚都來產卵,或是要等到下次大潮才再來產卵,目前還是一個謎。

在野外觀察到的雌雄比例平均為1比10,不曾見過落單的雌鱟,只是偶爾有一隻雌鱟背上附有2至3隻雄鱟的情形。落單的雄鱟會靠近成對的雌雄鱟,企圖將雌鱟背上的雄鱟頂開,並且彼此用尾節刺對方,但是已配對的雄鱟並不會因此而被趕走。落單的雄鱟也會在其他已配對的雌鱟產卵後,釋放精子於其產卵的沙穴中。經過抽取遺傳物質DNA進行基因型比對的結果,發現51%的受精卵為附於雌鱟背上的雄鱟所受精,而落單的雄景也能使40%的受精卵受精。在1992年的調查中發現,配對的鱟背甲寬度比例平均為0.78(雄/雌)。




{###_kangeling/3772528.flv_###}

剛孵化的小鱟!


顯微鏡下的小鱟!




1 則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